分享

破除人生五难,才能修得健康

 醉牛988 2019-03-08

【小二导读】

中里巴人说:我们睁开眼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在消耗气血。一个人的能量有限,当更多地执着于世间的声色名利,你付出的也就更多。

今天小二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讲到“养生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自初生,一睁开眼,世间的繁华就在不断勾引着我们的欲望,不自觉地在声色名利中沉沦,渐渐地,灵魂不再像婴儿一样平静,心变得浮躁,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佛家修行讲究一个“禅”字,如何参禅,首先就需守“静”,抛开欲望杂念,才能遇见真正的自己,学会聆听身体的声音。其实,真正的养生是找回“心药”。

══════我是分割线(*^__^*)══════

健康有五难,不破五难,健康实难

魏晋时的名士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提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警示意义。

第一难:名利不灭。

我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地追名逐利,把心思都放到了外面,很少再有机会体会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样体内有些脏器已经出现了不平衡,向心君发出求救信号了,心脏这个君主之官却体察不到下面的疾苦,一旦到了能觉察的时候,往往都到了很难挽回的地步,这就是过度外求的结果。人要适时把心收回来,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

第二难:喜怒不除。

这里的喜怒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狂喜和暴怒,狂喜则心气涣散而不收,暴怒则肝气刚爆而不柔,绝对会对本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他如忧思悲恐惊五情,如果过度,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忧(悲)伤肺,恐(惊)伤肾,思伤脾。

第三难:声色不去。

贪图声色和贪图名利都是贪欲的表现。贪名利是往里收敛,希望自己的存款越多越好,名头越大越好,这都是积累自己想要的东西;贪图声色则是把存的东西挥霍出去,尽管自己身体有点家底,但如果总是挥霍无度的话,迟早也会神衰精亏。

第四难:滋味不绝。

我们吃的东西需要脾胃来运化,才能转化成精微的物质。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胃逐渐虚弱,不能运化太多的食物了,就会有大量的痰浊在体内堆积,表现出三高、肥胖。因此,饮食要节制,尤其中老年人更要清淡饮食。

第五难:神虑转发。

简单来说,就是喜欢算计,耍小聪明。一件事情总在心里绕来绕去,时间长了,气机就容易纠结而不畅达,进一步气血瘀滞而造成病态。所以说待人处事要豁达一些,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在探索养生之道时,首先要注意上述五难克服了没有,其次才是食疗、拍打等细节的技巧,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我是分割线(*^__^*)══════

小二找到了《答难养生论》的全文,将其中关于五难的段落摘选出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答难养生论》摘选

文/魏晋·嵇康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

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

然或有行逾曾闵,服膺仁义,动由中和,无甚大之累,便谓仁理已毕,以此自臧,而不荡喜怒、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者,未之闻也。

或抗志希古,不荣名位,因自高于驰骛;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以此自贵。此于用身,甫与乡党□齿耆年同耳,以言存生,盖阙如也。

或弃世不群,志气和粹,不绝谷茹芝,无益于短期矣。

或琼糇既储,六气并御,而能含光内观,凝神复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者,则有老可却,有年可延也。

凡此数者,合而为用,不可相无,犹辕轴轮辖,不可一乏于舆也。

然人若偏见,各备所患,单豹以营内致毙,张毅以趣外失中,齐以戒济西取败,秦以备戎狄自穷。此皆不兼之祸也。

积善履信,世屡闻之。慎言语,节饮食,学者识之。过此以往,莫之或知。

请以先觉,语将来之觉者。

══════我是分割线(*^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