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贺山:夏朝文字不再是冰山一角

 象牙文 2019-03-08

作者:老马识途

在夏朝文化夏朝文明的探索中,夏朝文字始终是解开夏朝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由于人们把寻找夏朝文字,发现夏朝文字,都寄托在考古发掘上,致使今日人们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有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大物博,只凭有限的几只考古队,想在诺大的神州土地上,尽快尽早挖出夏朝文字,谈何容易,况且夏都并非一个,通向夏都的大道并非一条,条条大道通夏都。

俗话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人。在探索发现夏朝文字的道路上,应该是方向一致,方法多种,单纯的一元化之路,往往会钻死牛角尖,造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局面。譬如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殿,就认为是夏都,而将发现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确定为是夏朝文字,还有专家进行了破译,实在是很荒唐可笑的事情,有好大喜功之嫌。

夏朝究竟有没有文字?夏朝究竟应该有什么文字?实际上这些都没闹清楚,只凭头脑发热,就断定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是文字,是不是太盲目了,太自信了,太武断了!

我们还是看一看著名的古文字专家是怎么说的吧,郭沫若先生对夏朝文字有它独特的见解:

【1】郭沫若一生论断很多,其中一个是谈论禹碑的,这也是郭老唯一谈论禹碑的文字,在[水龙吟]一诗的开头写道:'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
【2】,[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74页第一行说:'凡商书以前的帝典、皋陶谟、禹贡都是孔门做的历史小说。在商代以前绝对不能有那样完备的文字,这由卜辞的发现已成为一个铁案了。’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在275页第一行写道:'我现在想对这夏禹问题,提出我的见解。照我的考察是:。。。[三]禹当得是夏民族传说中的神人’。
【4】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写道:'我们中国的历史起源于什么时侯?尚书是开始于唐虞,史记是开始于黄帝,但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商代才是中国历史的真正的起头!’夏朝是传说时代,大禹是神不是人,'当时连文字的有无都还是疑问’。
【5】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又强调了一次:'我们根据周初的记载“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周书。多士],可以知道夏代先人无册无典。典册就是记录,,夏代既无记录,则夏民族是否已经发明文字,还是一个问题。’
从以上的引文中,郭沫若先生是否定夏朝有文字的,然而在一九七二年却提出了半坡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为原始文字的孑遗,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说:“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6000年,我认为,这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郭沫若先生前后判若两人,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否定夏朝有文字到汉字有6000年的历史,这变化也太大了点吧。当然时代变了,步子迈得大一点也未尝不可,但是郭沫若先生的这一步,迈的并不扎实。他所谓的汉字——原始文字的孑遗,并不是文字,是陶工自己用的刻画符号,与仓颉造的文字,不搭界,无任何关系。他怀疑仓颉造字,否定仓颉造字的结果,是迷失方向。四十年了,古文字界的学人还在刻画符号的泥沼地里挣扎,至今不知夏朝文字什么样,还在认为二里头的刻画符号,就是文字,这让人感到很滑稽,很感慨,很无奈。

古文字专家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一书书中写道:'商以前的文字,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没见过,岣嵝碑是假的......’ 。

[甲骨文字典]的主编徐中舒在[夏史初曙]一文中,也作出了夏朝无文字的结论:他说,'传说中虞、夏文化分布之区,原与仰韶文化为近,古代虞、夏两族从黄土高原逐渐发展到河西、河东以及伊、洛、汾、沁之间,乃受龙山文化影响而形成二里头文化,当时应当还没有文字。不然,为什么他们的后裔,如匈奴,如越,都没有文字保存下来呢? 文字滥觞于大汶口文化,后来为殷商所继承,由巫卜这个集团的人,世代相续,沿袭使用,在使用中才逐渐发展起来。由于殷王每事都要一再占卜,无日不卜,无事不占,每次占卜都要把卜兆和所卜之事记录下来,以观验与不验。文字就是在这一班巫人手中,日趋纯熟,以至完备。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已备六书条例,这是武丁以后二百七十余年的卜辞。这已是殷代晚期,文字到这个时期才能达到成熟阶段。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没有文字出现,也是夏代没有文字的默证。”   

从三位著名的古文字专家的论述中,都作出了否定夏朝有文字的结论,夏朝真的没有文字吗?夏朝没文字有这个可能吗?我们还是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吧:

1,五子之歌: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册】,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2, 《墨子.明鬼下》:「此吾所以知周书之鬼也,且周书独鬼而商书不鬼…此吾所以知商书之鬼也,且商书独鬼而夏书不鬼,…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这是墨子对于夏、商、周三代书籍的评论。

今文《尚书》有《虞书》,古文《尚书》有《唐书》和《虞书》。

3,《史记》和《竹书纪年》都载有夏代帝王的世系表,尽管两者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这说明两者是以同一份原始文献记录为依据的。

4,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多士》中有这样一段话:“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是武王灭商后,周公对殷商贵族的训话,大意是:你们殷的先人,在推翻夏朝时,已有典籍,记载了这段史实。

5,夏代,人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总结并掌握了一定的天文历法知识,以十二个月为一年,有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还懂得了十九年置七个闰年。夏代的历法称“夏历”和“夏小正”,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春秋时,孔子曾主张“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

6,在《竹书纪年》和《世本》等古书中,有“夏发七年,泰山振”,“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等记载,这也是世界上关于地震和陨石雨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作为夏代有文献记录的旁证。

7,《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而泣之——乃出奔如商”。该书写成之后。曾公布于咸阳城门,声称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干金。可见这段史料的来源不会毫无根据。

8,《国语.晋语》载:晋文公时,阳人犹“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国语》亦是一部严肃的史书。上述诸条虽为旁证,但足以说明夏代有典籍并非无稽之说。

 9,春秋说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并举出“夏虚都三玺”即“夏虚都司徒”、“夏虚都左司马”、“夏虚都丞”三方印为证。

10,《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左传》《国语》等古籍中多处引证了《夏书》。

《尚书》中《夏书》,其原始材料可能取之于夏代档案。其中《甘誓》《禹贡》学术界认为比较可信,基本上有真实的夏代文书原始素材作为依据。

《左传》中征引“夏书”、“夏令”,“夏训”共有15处。

《国语.国语下》与《禹贡》记载十分相似。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尚能见到一些经辗转抄录的《夏书》残篇断简。

 11,{ 汉·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

12,[晋·索靖·草书状]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
13,[魏晋·成公绥·隶书体]
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

 14,[晋·卫恒·四体书势]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成公绥《隶书体》:“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
    卫恒《四体书势》:“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15,  索靖《草书势》:“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之为。”
    
   16, 虞龢《论书表》:“臣闻爻画既肇,文字载兴,六艺归其善,八体宣其妙。”
   17, 江式《论书表》:“臣闻庖牺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灵龟彰其彩。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纪事。
  18,  虞世南《笔髓论》:“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

19,唐刘知几的《史通.六家》中说:「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刘知几则说孔子得四代典籍,集为《尚书》百篇。

20,郑杓《衍极》:“至朴散而八卦兴,八卦兴而书契肇,书契肇而篆籀滋。”
  


以上的引文中,古人讲的很明白,夏朝有文字,夏朝有史官,夏朝有史籍,为什么到今天夏朝什么都没有了呢,那是由于有些人比疑古派还疑古,他们将有说成无;将真说成假;将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说成神话传说;不顾历史记载,硬要创造一套新的汉字起源的理论。我认为,创造新理论是可以的,要实事求是,一切违背客观实际的东西,都是站不住脚的,将仓颉造字说成劳动人民集体造字,将文字起源于鸟迹说成起源于刻划符号,或图画文字,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史书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而大家的说法很值得商榷,他们的观点远离历史的真相,主观色彩很浓,都是在象牙塔里杜撰出来的东西,不可信,尤其关于夏朝文字的一些观点,非常明显。基于上述原因,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最后我不仅发现了传世的夏朝文字,还发现了出土的夏朝文字,其中还包括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还发现了四十年派将陶工用的刻划符号,当成文字是一大错误。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很多新浪网友象曾力、谢东凌、张益群、西周天子、探古思幽等几位先生收藏了一大批从黄帝到虞夏时期的玉版文字,还有黄震先生收藏的夏朝之前的三万片甲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