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围术期处理策略(2)

 AVB05 2019-03-0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团队等,从房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通过一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工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干货满满,敬请期待!

   作者:贾朝旭 施雯 汤日波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 确定手术及干预的出血风险

对于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首先需要确定外科手术及干预的出血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分类,确定围术期处理方案。

表1. 外科手术及干预的出血风险分类

2. 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1)血栓栓塞风险较低或恢复窦律的患者,可不采用桥接治疗,停华法林一周至INR恢复到正常范围,在止血充分的情况下重新开始华法林治疗。

(2)具有较高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脑卒中病史、CHA2DS2-VASc评分≥2),通常采用桥接治疗(J Am Coll Cardiol,2014,64:e1-76)。多数患者术前5天停用华法林,当INR<2.0时(通常为术前2天),开始全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前持续静脉内应用普通肝素,至术前6小时停药,或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术前24小时停用。根据手术出血的情况,在术后12~24小时重新开始肝素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的手术,可延迟到术后48~72小时再重新开始抗凝治疗,并重新开始华法林治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5,19:321-384)。

(3)若INR>1.5但患者需及早手术,可予口服小剂量维生素K(1~2 mg),使INR尽快恢复正常(Eur Heart J,2010,31:2369-2429)。

3. 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若需接受外科手术或有创操作,何时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的性质进行个体化管理(表2)。

表2. 根据择期操作出血风险和肾功能状态确定NOAC停药时间

服用NOAC的患者无需在围术期采用肝素桥接。

(1)择期外科手术:出血低危或易于止血的手术(如口腔科、白内障或青光眼手术),建议术前停药12~24小时;出血危险较高的手术,术前需至少停药24小时,还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个体化评估停药时间;出血极高危的手术(如脊柱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椎穿刺等),建议术前停药48小时以上。术后严密监测出血情况,通常术后止血充分可于6~8小时后重新给药,否则术后48~72小时内需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再次手术的可能性等决定恢复用药的最佳时间。

(2)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应停用NOAC,如果手术可以推迟,至少在末次给药12小时(最好为24小时)后进行手术;如果手术不能推迟,术前需评估出血风险与手术紧急性和必要性(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5,19:321-3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