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看懂“知人”四项法则,明白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漫步之心情 2019-03-08

上一章节我们主要讲了“主动刺激探测法”,从而更好的去 了解对方的内心真实所想。这一章节我们来讲解《反应篇》的最后一个章节

《鬼谷子》看懂“知人”四项法则,明白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第四章,明察自我,方能更知对方

【原文】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去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译文】所以,知人必先知己,不了解自己,就无从了解对方。人们之间的相知,像比目鱼一样形影相随;获得对方的言辞。像声音和回声一样呼应;弄清对方的实情,像光生而影见;侦查对方的言辞,绝无失误,像磁石吸引钢针,像舌头吮食肉骨。圣人与人相处,言行幽深、精妙。窥察实情,迅疾有道。既像阴阳变化,又像圆方转化,相互依存。在对方行形迹未显前,用圆滑的方法诱导其说出实情;在对方形迹已显后,对其已有充分了解,不妨用已定的原则对待他。作为君主而言,无论提升还是罢黜属下,都要贯穿这一原则。假如事先没有原则,不能确定方法,就无法驾驭对方。做事不先预备,就是忽略了真情而没有方法。先确定原则和方法,再去管理对方,所用策略就不会被发现,对方看不到有关策略的蛛丝马迹,这样的统治者或管理者称之为“天神”。

《鬼谷子》看懂“知人”四项法则,明白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本章论述“知人”的四项法则,我们单句来解说每一句的具体运用含义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本句介绍“知人必先知己”法则:首先要知己,具有自知之明,才可能知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主动刺激探测法”,必须由我先发出信号,例如问话、启发、诱导等,都要刺激对方,使之做出反应,再根据其回应信号,判断其实情,这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故必须自知发出的信号特征,然后才能知人。譬如用雷达探测目标,若未能先只我发射信号的强度、方位和信号特征,即使收到了目标反射的回波,也无法判断其所携带的信息。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去燔骨。”这里的伺,是守候的意思。燔,是焚烧的意思。在前一句强调“自知”之后,本句介绍“主动性”法则。用了四个比喻,强调主体要有“主动性”。主体要主动知晓客体,应如同比目之鱼那样;主体守候对方发言,应如同发声之后等待回响那样;主体欲见客体之形象,应如同阳光与影子那样;主体欲侦查客体而不失误,应如同磁石吸铁针那样,如同舌尖品尝烧烤那样。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本句介绍“微”与“疾”法则。“与人”,是指我给与对方信号。“见情”,见同“现”,是指我发现对方回应情报。这两句是说:当用言语或其他信号刺激对方时,应做得微妙隐蔽,不要被人察觉;而在接收和捕捉信息时,则要迅疾,以防遗漏和延迟。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本句介绍圆方辩证法则。其意是说:自知与知人,这两者的关系如同阴与阳,阳与阴;如同圆与方,方与圆,互为条件,相反相成。自知者,才能知人;知人者,更能自知。正因为它们具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尚未侦察清楚对方的情况,我应以圆略对之,方略可有针对性,较易成功。总之,无论是前进或后退,无论是左移或后动,均应以上述圆方之道处置。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本句强调原则先定,也是对本章的概括。其意是说:如果自己不事先设计,定下与对方交谈的原则,则“牧人不正”(这里正同征。征,征服),就是说想驾驭人而不能征服,做事用人均不可能妙用,这就叫做;'忘情失道',即情不相投,道不相合。如果能审明自己,事先设计定下原则,再考虑驾驭别人,则你的策略就可能微妙而无影无形,使他人无法窥测到你的门户,如同“天神”。

《鬼谷子》看懂“知人”四项法则,明白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胸怀韬略,预定计谋

观往以验来,知古以论今,是战国时许多哲人的主张。《反应》篇曰:"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意思是说,如果不事先确定策略,就不能正确管理别人,做事也就没有合适的技巧,这叫“忘情失道”。只有知己知彼,借古鉴今,才能预定良谋,达到最高的境界,使人无从把握自己的策略,做到天衣无缝。在战争中,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通过外交或政治手段,同样可使敌人不战而退,既完成了战略目的,又达到了战争效果,而且不费一兵一卒,以最小的损耗获得最大的胜利。鬼谷子认为,论辩谋略要完善细节,虽然也有急中生智的情况,但不可把他作为一种追求。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成功,就要努力控制谈话中的细节。说话、做事没有周密计划,就会欲速而不达。不能预先设定谋略,就会迷失自我。急躁者遇到挫折,往往容易灰心,不能冷静分析,接下来的行动也会连连失误。

对事情进行迅速分析并采取正确对策,这是个人素养的表现。具备了这种高深的涵养,才能事业有成。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无一不是对细节格外重视。提前准备材料,设计每一句话,甚至睡觉都在琢磨。这是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预测未来必能离开对过去的回顾,了解今天必须回头看历史;要知道自己,应该去了解对方。如此思考,方是圣人之道。只有加强涵养,才能从容不迫,内在的东西决定了人的行为模式。涵养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来自日常的修为。平日严格要求、修己省过,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就能镇定自若、谈笑风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