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喀什香妃墓

 古稀老人赵 2019-03-08

乾隆二十五年,一位叫伊帕尔罕的维吾尔族女子,带着满身的香气和忧郁,走进了北京紫禁城。她在此之前从未走出大漠,走出新疆,北京的繁华和迷离,让她感觉到了眩晕和不适,每当夜色降临,月上柳梢,一滴滴思乡的泪珠就会爬上她洁白如玉的脸颊……

文/北寒 图/六月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首《香冢吟》道出了佳人虽倾国倾城,却最终香销玉殒的悲惨命运,词中写出命运不定,人生悲苦的无奈以及对佳人魂断化身成蝶的伤咏,词中透露着无限的惆怅和遗憾,让人读来不禁生悲。这里的佳人就是香妃,乾隆皇帝的容妃,一名维吾尔族的妃子。因她生全身就有一股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因香妃的特殊身份,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成为当时世人最为关注的一名妃子。“一缕香魂无断绝”,在香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依旧吸引着骚人墨客的兴趣。长久以来,关于香妃的身世,还有她身上的自然“芳香”,在她身上衍生出来的故事,缠绵不绝,可谓是百花齐放,真假难辨。就连香妃的陵墓,也有两处,一处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一处在新疆喀什市东郊的浩罕村,至于哪处为真,哪处为假,论断不已,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的谈资与看点。

喀什香妃墓

香妃的“香气”,迷醉的不仅是皇帝

乾隆二十五年,一位叫伊帕尔罕的维吾尔族女子,带着满身的香气和忧郁,走进了北京紫禁城。她在此之前从未走出大漠,走出新疆,北京的繁华和迷离,让她感觉到了眩晕和不适,每当夜色降临,月上柳梢,一滴滴思乡的泪珠就会爬上她洁白如玉的脸颊……她就是香妃。尽管她内心有着很多的纠结,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乾隆皇帝对她的宠爱。在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她晋升为容妃,时年三十五岁。伊帕尔罕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诞生在新疆霍加(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霍加族是世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霍加,所以香妃又叫霍加氏。

据说,伊帕尔罕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称为香妃。她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香妃身上的“异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些史家说,所谓香味,其实只是个人感官上的主观认定,未必跟大众认知的“香”的概念全然相符。因此,所谓“异香”其实只是她的体味。由于她从小饮羊奶长大,久而久之成为了她身上的一种独特的体味。当然也可能是她常洗“花草浴”或“奶浴”,或者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不过,也有人猜测这是一种带有特殊香气的“狐臭”。至于是何种原因,时光飞梭,香妃已逝,如今也已无从考证。

喀什香妃墓

香妃的死亡,成为萦绕世人的谜

容妃入宫后,深得乾隆帝宠爱,曾随乾隆帝东巡、南巡,特允于宫中着本族服装,专配厨师。自乾隆五十年起,容妃因病很少于宫中露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病故,年五十五岁。然而,史籍与档案中,也未见容妃有体散异香的记载,更无被皇太后赐死的结局。

关于香妃的死亡,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病死。

第一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证据,就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顶,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不过,这段文字并不符合逻辑。皇太后即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香妃(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香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传说在香妃死后,乾隆皇帝派了一大批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最后,香妃被葬在了阿帕克霍加墓群中。

喀什香妃墓

阿帕克霍加墓与香妃墓的角色转换

从喀什市驱车至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就能看到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这座墓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约2公顷,始建于1640年,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传说,埋葬在阿帕霍加墓的霍加后裔中,就有伊帕尔罕。香妃死后,遗体被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香妃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如今,来此地的游客有为朝拜而来的,也有为仰慕香妃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