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乐》波格莱里奇的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op.111

 公司总裁 2019-03-09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op.111,作于1819-1822年间,是贝多芬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此曲呈献给鲁道夫大公,共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并在其中加入了对位手法,第二乐章运用了变奏曲。

这部作品是每一位钢琴家的试金石。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首先对结构感的塑造提出要求,并且乐曲在暴风骤雨般的狂澜中还引入对位手法。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首先是技巧和体力的考验。除此之外,在这个激烈的乐章中,还要能够树立起大理石般的结构感,这对演奏者的控制能力,不管是精神的、还是肢体的控制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乐章演奏难度降低,但却是更具变化、更多角度、和更富深意的。这个乐章的开头,是一个极为朴素的主题,贝多芬将其展开、发展为四个变奏曲,随后又提炼、凝聚为上升的音型,从而形成乐曲的高峰。这个高峰在高音区依靠音调本身的色彩与情感,会令人联想到圣洁、智慧、和光芒;同时音符在高音区的集聚,也使人在心理上不由自主的产生仰望的动机。

波格莱里奇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当时非常年轻,但他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惊人的、超前的成熟,我们认为早熟、或者超然的成熟,是天才的一种体现。

波格莱里奇的技巧是有目共睹。但这种成熟,倒不完全是技巧上的,而主要是心智上的。

波格莱里奇在演奏拉威尔《夜之幽灵》的时候就已经将技巧大隐于无形,从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展现出的对复杂节奏、自由速度的控制力,以及该有的音色。他将幽灵的迷魅和神秘感演奏的较之别人更加生动和具体,在这个层面,他的领悟能力高人一等。

贝多芬op.111的第一乐章,在技术层面,波格莱里奇处理的干净和恰当。结构的坚实感略欠一点,是因演奏中毛躁的成分影响,但其中流露出的干练和自信,树立起了作品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强调或者说宣示了结构的美。

第二乐章朴素的主题呈现之后进入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是波格莱里奇处理的最令人难忘的段落,他活泼、明朗、自信、成熟的特点在这四段变奏中集中体现。这里对比肯普夫的立体声版本。按我们世俗的眼光来说,在钢琴家本身的成就、和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知名程度两个方面,肯普夫都是更佳。但是这四个变奏的处理,相形之下,肯普夫索然无味。波格莱里奇的处理明显生动,变奏曲神形的变化被波格莱里奇处理的即有歌唱性,又具有活力。

直到变奏曲之后,肯普夫才好像开始有了精神。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不见得,是他看淡这里的变奏曲?出于自负还是傲慢。但有一点,肯普夫在变奏曲的演奏中,克制的迹象是很明显的。

变奏曲之后肯普夫开始展现金石之声的优势,同时随着上升音符的盘旋,勾勒出肃穆和圣洁的片刻、深邃和理智的片刻、光明和诗意盎然的片刻。这便是我们经常善于提及的,乐曲中的诗哲情感。

而波格莱里奇首先落于音色的表现力。

年轻的波格莱里奇在贝多芬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中展现了最重要的纯粹与真实,这两个部分竖立在诸如技巧、节奏、音色、气息等等的“工具”之上,是他少年早成的体现。这两个部分也是德奥音乐的根系,是德奥音乐的价值观,和立意之本。

包容是承受缺陷,而开明是对缺陷的审美。年少早成的波哥莱里奇,令笔者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