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一线绣出锦绣天地

 苏迷 2019-03-09

  在高新区,有一位多年致力于将绘画艺术规律与传统苏绣技艺充分地结合起来的刺绣艺术家,他通过多年摸索形成了“针为笔、线为色、扬传统、汇中西”的十二字诀,独创了一套全新的“三散针法”,形成了独特的刺绣风格,他就是全国闻名的绣郎沈德龙。

  在苏绣这块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了整整28年的沈德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著名商标“古吴绣皇”品牌创始人、苏州市政协委员。

  出生于苏州黄桥的沈德龙,自小酷爱画画,后来还画起了水粉画,业余时间又到苏州工艺美校陈志华老师处学画油画。

  1986年,沈德龙被一帮画友相邀到杭州报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结果邀他同去的20多个人一个也没考上,唯独当初没想报考的沈德龙考上了。

  1990年,26岁的沈德龙从中国美院毕业后,回到了故乡苏州,几经周折来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工作。可是习惯拿画笔的沈德龙,万万没有想到分配给他的工作不是设计和画画,而是叫他学刺绣。初次拿起那小小的绣花针时,针怎么也不听他的使唤,一朵小小的牡丹花绣来绣去,结果绣成了一个“烂茄子”。

  无奈之下,沈德龙问师傅,可否改成乱针绣?大家一致认为沈德龙这人有点狂,说他针都拿不稳,还想绣乱针绣。为了证明自己,沈德龙也不起画稿,只是默默地准备了一面镜子,然后就自顾自地“对镜贴花黄”,绣起自己的画像了。

  2个月后,沈德龙在绣绷上通过自己的手“诞生”了自己。大家都很惊讶,轮流到沈德龙的绣绷前来观看。

  当同事们在距沈德龙自绣像10步开外欣赏时,奇迹出现了……“这不分明是一幅油画么?”有的绣娘嘴快:“呀!我们一辈子也没能绣出这个效果。”刺绣大师任嚖娴看后大加赞赏,对沈德龙说:“你继续绣下去。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我师父杨守玉的影子!”

  任嚖娴的师父杨守玉,是苏绣的传奇人物,杨守玉把西洋绘画技法引入了苏绣,是创立苏绣乱针绣的第一人。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就引起轰动,这让沈德龙产生了极大自信,也因此被调入乱针绣针法室,成为任嚖娴的关门弟子,成为乱针绣的第三代传人。

  当然,全凭“乱针绣”之“乱”是出不了平针绣的细腻效果的。怎么能找到一种将平绣的细腻和乱针的气势融会贯通的一种新的技法呢?沈德龙试着把西洋画的技法融汇到苏绣之中。因此,他既可以用中国风绣出中国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品《丰子恺》,又能以线代笔模拟油画风格绣出西方文艺范儿的《梵高》《蒙娜丽莎》绣像等作品。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沈德龙从来不满足于墨守陈规。学成后,他先是离开了人们向往的刺绣研究所,毅然到深圳开画廊,1993年他又到了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当上了一名美术教师。

  苏绣的价值、苏绣的艺术魅力,让沈德龙坚定地走上了传承苏绣的创业之路。多年来,沈德龙始终扎根苏州高新区这块创业热土,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经过20多年的砥砺奋进,他以独特的市场眼光和经营理念,把最初只有6名员工的“沈氏绣坊”,发展到了拥有200多名专业绣工,在全国开设有30多家品牌专卖店的国内刺绣业的龙头企业——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也绣制出了如《蒙娜丽莎》《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在内的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获得了各项展览的大奖,其中以八年心血绣制的《蒙娜丽莎》及刺绣版《富春山居图》更是撼动业界。

  为了充分彰显刺绣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弘扬苏绣传统文化,近年来,沈德龙带着他的刺绣团队先后在北京、沈阳等地组织了《蔽月流风》古吴绣皇作品展、沈德龙刺绣精品展等一系列展览。

  在这些展览中,沈德龙大胆尝试将“传统”和“现代”进行巧妙的嫁接,以建立贯穿古今的视觉效果。展览中展出的“闭月”、“羞花”两幅苏绣名作看似是一幅活色生香的工笔画,却将传统文化的力量引向深邃时空,成为“古典主义”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阐释者。同时他的作品还继承了许多古老复杂的工艺,表现了人物山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传统题材,弘扬了“天人合一”“人文和谐”等传统价值观,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为古老艺术赋予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沈德龙也曾多次应邀为各国元首绣制人物肖像,其中有俄罗斯总统普京、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及其夫人、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巴耶夫、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等,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到访的重要贵宾。

  2007一2012年沈德龙先后被《天下收藏》栏目及央视《财富故事会》、北京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苏州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

  2003年他应邀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国际消费品展览会”,此后他更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授权的行业内唯一的刺绣类特许产品生产商。

  2008年应邀赴韩国文化院参展,作品被中韩两家文化院收藏。2013年苏州电视台、常州电视台《风雅江南》栏目,对沈德龙做了人物专访,探寻他的艺术之路。同年,沈德龙还上了中国企业报《文化创意》杂志的封面,并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3年沈德龙应邀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大会中国丝绸展。

  沈德龙在谈到今后的设想时,他表示将继续本着“诚信、共赢、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培育更多更好的绣工团队,创造更多更好的苏绣文创衍生品,同时进一步拓展更广阔的平台,不断“走出去”,将中华文明的瑰宝——苏绣文化步步推向新的辉煌。

  (家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