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成大器——十大主题议论文训练三(含下水作文)

 江山携手 2019-03-09

习惯·成大器——十大主题议论文训练三(含下水作文)

(东江晨雾——2012年6月摄于湖南郴州)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1.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2.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在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说:他的成功归功于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成就人生

一件事重复21次,那就成习惯。

——题记

中国有句俗话: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思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辈子。

不错,这样的道理在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记者提问时得到了最好的证明:他们的成功,要归功于在幼儿园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那么,是什么样的习惯造就了他们成功的人生呢?也许,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是最好的回答。

首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不为外物所累。人之所以小时偷针,就是他从小的贪欲没有得到遏制,以致于欲望越来越大,贪念也越大,最后走上偷金的道路了。我国古语“安贫乐道”一说,一个人只有先安于贫,不浮躁,然后才能沉下心、静下气来去做事,才能乐于他的“道”。正如苏格拉底,他在逛完琳琅满目的大街后,说道:“才发现世上还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苏格拉底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贪、不为外物所累的境界,他才成为了世界思想史上的巨人。

其次,用过的东西放整齐——养成了做事严谨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巴尔扎克,写过九十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要改上六、七次;曹雪芹,写出《红楼梦》花了十年功夫,中途增删了五次;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小说《复活》前后修改达十一年之久;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古今中外,凡有成就了文学大家,无一不严谨对待自己的作品,无一不注重文章修改的习惯。

再次,学会观察大自然——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致理名言,也正是因为对狗的深入细致地观察,巴甫洛夫才发现了条件反射。其实,科学史上像巴甫洛夫一样关于观察与思考的人何止于他?鲁班因草划破手指,于是锯子诞生了;牛顿因苹果落地,于是万有引力发现了;瓦特烧水壶盖被掀,于是蒸汽机发明了。如果他们没有对生活细微观察的习惯,如果没有对那些微不足道事情深入思考的习惯,能够创造出这些科学史上的奇迹吗?

当然,良好的习惯还有很多,但以上几点足以证明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生。那么,良好习惯从何而来?

有人说:一件事重复21次,那就成习惯。

也有人说: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那就是成功!

(全文8个段落,865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