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花18g,川牛膝18g,当归25g,羌活19g,防风22g,白芷18g,乳香22g,没药18g,透骨草32g,花椒22g,续断22g,骨碎补22g。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0002](二)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0003]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症”、“腰痛”、“腰腿痛”的范畴,我国古代对之很早就有相关的认识。如《素问.剌腰痛篇》:“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明确指出了腰痛的相关症状。《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弓丨牵腰脊,皆痛”,明确指出了腰痛的病因,指出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0004]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按摩、牵引、药物等治疗方法,还有手术治疗法,其中按摩、牵引法方便,但是疗效不好,手术法疗效好,但是风险大,中药治疗,包括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的中药贴剂,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效果不错。 [0005](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益气健肾、疏筋壮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0006]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花15-20g,川牛膝 15-20g,当归 20-30g,羌活 15_25g,防风 18_30g,白芷 15_20g,乳香 20_30g,没药15-20g,透骨草30-35g,花椒20-25g,续断15_25g,骨碎补18_25g。 [0007]更优选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花18g,川牛膝18g,当归25g,羌活19g,防风22g,白芷18g,乳香22g,没药18g,透骨草32g,花椒22g,续断22g,骨碎补22g。 [0008]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心,肚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 [0009]川牛膝: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跌打损伤。 [0010]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11]羌活: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0012]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经:归膀胱,肺,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儿惊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0013]白芷: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0014]乳香:性味:辛、苦、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止痛。主治心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淤痛,痈疽肿毒,疮溃不敛。 [0015]没药:性味:苦,平;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祛瘀,消肿,定痛;主治胸腹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肿痛,痈肿疮瘍,目赤肿痛。 [0016]透骨草: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主治风湿痹病,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疥肿毒。 [0017]花椒:性味:辛,温,小毒;归经: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治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0018]续断: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0019]骨碎补:性味:苦,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 [0020]配方中红花、川牛膝、当归、羌活、防风、白£、乳香、没药这几味药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调经止痛,透骨草、花椒、续断、骨碎补这几味药活血止痛,补肾强骨,祛风除湿。多种药物相互之间共同作用,对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痛是感受寒湿、感受湿热、肾虚亏损、气滞血淤的发病机理所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疗效。 [0021]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0022]临床观察: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经过多年的应用,治疗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90例,年龄25-55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25-48岁。 [0023]二、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0024]中医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受寒湿史。大部患有慢性腰痛史。 [0025]2、腰部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疼痛加重。 [0026]3、脊侧弯,腰生弧度消失,病变部椎旁有压痛、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0027]4、受压神经根支配的皮肤节段会出现感觉的变化,先为感觉过敏,后为感觉迟钝或消失;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高举试验。 [0028]5、X线检测,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0029]三、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服用药物后,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0030]有效:服用药物后,腰腿痛减轻,腰部功能活动改善。 [0031]无效:使用用药物后较服用前无改善。 [0032]三、使用方法:外用热敷,每副药反复使用4-5天,每天2-3次。 [0033]四、治疗效果:本发明治疗120例,结果治愈98例,占81.7 %,有效16例,占13.3%,无效6例,占5.0 %,总有效率95.0%。 [0034]五、典型病例 病例一:李XX,男,52岁,山东济宁人,2011腰腿部出现酸胀疼痛的感觉,不能直接走路,左腿以及脚踝酸胀疼痛难忍,走路及其困难。后拍CT确诊为L4-5椎间盘向后突出,在我处取走两副药共用了 10天后,腰腿部疼痛感减轻可以直腰走路,之后又取走四副药使用了 20天,腰腿部疼痛感消失,拍CT表明原突出部位滑膜囊已修复,跟踪观察三年至今无复发。 [0035]病例二:林XX,女,45岁,山东菏泽人,在一次外伤中突然腰痛、腿痛、腿麻,半个身体不听使唤,后去医院拍CT片,检查确诊为外伤引起的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确诊后,在我处取走两副药共用了 10天后,腰腿部疼痛感减轻,之后又取走四副药使用了 20天,腰腿部疼痛感消失,可以正常工作,跟踪观察三年至今无复发。 [0036]病例三:王XX,男,40岁,山东菏泽人,因重体力劳动后引起腰部疼痛,感觉到腰连及臀部向下肢放射到大腿后外侦彳、小腿外侧及足背疼痛,并伴有足部麻木感,运动、站立、咳嗽疼痛加剧。经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腰4-5椎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压痛点。在我处取走八副药,用了 10天后,疼痛感减轻,之后又继续使用一个月,腰腿部疼痛感消失,可以正常工作,跟踪观察二年至今无复发。 [0037](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称取红花15g,川牛膝15g,当归20g,羌活15g,防风18g,白芷15g,乳香20g,没药15g,透骨草30g,花椒20g,续断15g,骨碎补18g。 [0038]用量用法: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中包好,放入锅内蒸3-5分钟后将布袋取出,在患处垫一块干毛巾并将刚取出的装有药物的布袋敷于患处,取一个灌有热水的热水袋压在装有药物的布袋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可以适应热水袋温度时,取出干毛巾将装有药物的布袋直接敷于患处,一般使用1-1.5小时为佳。每副药反复使用4-5天,每天2-3次。 [0039]实施例2: 称取红花20g,川牛膝20g,当归30g,羌活25g,防风30g,白芷20g,乳香30g,没药20g,透骨草35g,花椒25g,续断25g,骨碎补25g。 [0040]用量用法: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中包好,放入锅内蒸3-5分钟后将布袋取出,在患处垫一块干毛巾并将刚取出的装有药物的布袋敷于患处,取一个灌有热水的热水袋压在装有药物的布袋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可以适应热水袋温度时,取出干毛巾将装有药物的布袋直接敷于患处,一般使用1-1.5小时为佳。每副药反复使用4-5天,每天2-3次。 [0041]实施例3: 称取红花18g,川牛膝18g,当归25g,羌活19g,防风22g,白芷18g,乳香22g,没药18g,透骨草32g,花椒22g,续断22g,骨碎补22g。 [0042]用量用法: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中包好,放入锅内蒸3-5分钟后将布袋取出,在患处垫一块干毛巾并将刚取出的装有药物的布袋敷于患处,取一个灌有热水的热水袋压在装有药物的布袋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可以适应热水袋温度时,取出干毛巾将装有药物的布袋直接敷于患处,一般使用1-1.5小时为佳。每副药反复使用4-5天,每天2-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花15-20g,川牛膝15-20g,当归20-30g,羌活15_25g,防风18_30g,白芷15_20g,乳香20-30g,没药 15-20g,透骨草 30-35g,花椒 20-25g,续断 15_25g,骨碎补 18_2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红花18g,川牛膝18g,当归25g,羌活19g,防风22g,白芷18g,乳香22g,没药18g,透骨草32g,花椒22g,续断22g,骨碎补22g。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4127554SQ20141039406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仝义戈 申请人:仝义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