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老师的《管理的常识》第一章讲的是:管理是什么?其核心就是一句话: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实际上是人、物、事三者的辩证关系,不同的组合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来。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一门科学(遵循规律),也是一门艺术(尊重人性);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因为人是无法管理的,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管理。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那一部分人;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喊的双赢!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这里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人权和财权。当然最起码也是——不给钱,要给政策! 就以上五点,韦祎结合十多年年企业管理及管理咨询的实践有一些看法和观点,一同分享给大家: 1)管理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责权利对等。 2)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有企业搞管理系统升级,其实就是没搞懂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道理;经营目标、经营思路不调整,管理升级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舍本逐末。这在国内家电行业的企业有很多相关案例——管理水平高过运营能力! 3)经营是抓机会,解决方向问题;管理是降成本,解决效率问题;经营与管理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要想适应这个激变的时代,必须改变既有的思考模式! 4)很多管理者并不缺理论,主要缺实践!知而不行,就是无知。在管理的路上,淘汰我们的不是新技术、新变化,而是我们的旧思维。 5)雨果有句话说的很好:智者不衰老,只是成熟。 6)特普朗政治菜鸟当选那一天,我就说过一句话:今天所有的东西都在改变,没有人能够在经验上继续走下去,企业管理遇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商业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组织和管理与整个客户价值的逻辑保持一致。这里的逻辑思维很重要,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吃一堑长一智,而有的人一直在撞南墙; 7)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 很多社群就是聚焦智慧的地方。最佳管理实践只来自于管理实践,而非管理理论。脑暴群有这么多案例,有这么多优秀的管理者,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没有进步,没有突破?因为他们一直是:总是重复做过的事情,总喜欢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就永远没有突破。 8)脑暴群很多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问题的时候,所得到的解决方案才是有效的。 9)学有所知、知有所能、能有所行、行有所果!优秀的管理者都是能聚焦问题并找出问题本质的人! 最后,读管理行实践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问自己,我思考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