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大部分人健身运动的首要选择——因为容易执行,并且有氧运动对于身体有极其多的益处。 标准跑姿 但是,距2017年《哈佛大学报》的调查报告声明,跑步造成的急性与慢性损伤几率是占到总跑步人口的85%。 到底为什么会造成如此高的跑步伤病呢?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屈髋肌与伸髋肌的肌力不足。 我们先简单来解释跑步生物力学: 跑步生物力学 跑步生物力学分为: 00001. 前侧力学:屈髋、屈膝、足背屈——大家可以看到,上图跑步时,前侧腿部的3个关节角度,这样的角度形成方便与落地时下肢成一个弹簧式的缓冲。 00002. 后侧力学:伸髋、伸膝、足背伸(又叫跖屈)——后侧腿的各个角度接近于平直,用于更好的推进身体。 然而,大部分的运动人群,在开始跑步时无论屈髋肌与伸髋肌都无法自如的活动,步幅极小。 落地时伸膝 前侧力学不足,无法把髋关节屈曲起来,很大程度上引起前脚落地时,在膝关节几乎完全伸直的情况下,足跟落地——这样无聊膝关节与踝关节都无法更好的把落地的冲击力卸掉。 地面反作用力 在长跑中反复的无法缓冲的冲击力就会对身体,特别是膝关节造成严重的压力,这种反复疲劳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后侧生物力学,关系到你是否有足够的推进能力,这个与跑步成绩有直接的关系。 如何检测屈髋肌群的力量? 屈髋肌群测试 检测方式很简单:单腿站立,将凌空腿拉至胸前,放开手后躯干完全直立,在保持膝关节比髋关节高的水平位置的情况下,保持15秒。不达标者为屈髋肌无力。 如何检测伸髋肌群? 托马斯测试 使用托马斯测试,去检测是否存在代偿: 托马斯测试明细 如果,屈髋肌群与伸髋肌群都不通过,那么就需要进行纠正训练: 使用泡沫轴进行筋膜放松: 拉伸相关肌肉: 进行相关肌肉的孤立激活 再进行运动模式的重新塑造 就算你喜欢跑步,也不能只是跑步,要注意整体关节与肌肉的平衡性,积极进行针对性的阻力训练预防伤病。 纠正性训练并不会让你获得庞大的肌肉,但是会让你在运动中更安全、更高效。 参考:《Understand and Training Hip Flexion》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纠正训练专家》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运动表现专家》 《姿势跑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