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具尚武精神的是哪个朝代?

 焦耳3 2019-03-10

要说哪个朝代最具尚武精神,可能不少人会选择“虽远必诛”的汉,或者“万国来朝”的唐,毕竟这两个朝代在击退游牧民族入侵、开疆拓土方面的功绩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且引以为豪。可是这两个朝代固然闪耀着辉煌的色彩,但在中国历史上,最具尚武精神的却并非汉唐,而是周朝的春秋战国时代。

由于时间久远,这个朝代留下的历史资料并不太多,春秋时期的《左传》《国语》记录虽然零散模糊,但已经算是内容比较丰富的史书了。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到那个时代的尚武精神。

春秋时期的尚武精神与当时的兵制密不可分。那个时期主要是从士(贵族男子)中征兵,所有的贵族子弟都有当兵的义务,所以贵族们,包括国君的弟兄子侄从幼年时就开始练习武技,称得上文武双全。孔子出身于春秋末年的小贵族家庭,《论语·述而篇》中记录他“钓而不纲,戈不射宿”,由此可见,孔子也会射箭,也是个能文会武的人,并不像后世的儒生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对付敌人只能口诛笔伐,打打嘴仗而已。

正因为春秋时代兵的主体是贵族,在贵族传统的侠义精神支配下,春秋各国上至丞相,下至普通贵族子弟都能上阵作战,也都乐意上阵作战。不仅贵族,就是国君也往往亲自率军出战,所以身为天下共主的周桓王才会因率领诸侯伐郑而中箭,晋惠公才会在韩原战败后沦为秦军的俘虏。

春秋时期的工商阶级没有资格当兵,农民虽然也有当兵的,但为数不多,而且只有其中的优秀分子才有资格入伍。据《国语》记载:

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

可见农民中只有“能为士者”也就是人才出众的才会被选去当兵,对于被选中的人来说,当然是极光荣的事情。

与后世“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相比,春秋时期绝对是“好男要当兵”,男子都以当兵为荣誉,当兵不是下贱的事,而是一项光荣的职责,所以春秋时期当兵的人都是意气风发地走上战场,绝对没有畏死的心理,整部《左传》中没有因胆怯而临阵脱逃的记录。

由于受到尚武精神的影响,那个时代帅哥美女的标准也与后世有所不同,从《诗经》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这种影响。

猗嗟》出自《诗经·齐风》,是春秋时的齐地民歌,也是描写男性美的杰出之作。诗一开头就写道: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昌”是指粗壮结实,“颀”和“长”是指身材高大。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哎哟这人真健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漂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如果说用高大、健壮、结实这样的词来描绘一个射手不足为奇,但要是用来描绘一个美女,在现代人的眼里就不能不算奇特了。

看看《硕人》的开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前面已说过,“颀”是指身材高大,而“硕人”则是指高大健壮的人,这样的词在当代就是用在帅哥身上都不多(现在不是流行阴柔美的“小鲜肉”吗?),与美女更加挨不上边,美女即使不是娇小玲珑,也该是修长苗条的。但是,在春秋时代,这些词还真是用来描写美女的。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卫国人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民歌。这首诗歌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诗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早已成为描写美人的经典词汇,备受后人的推崇。但这样一个肤白貌美的绝代佳人却有着高大健硕的身材,由此可见春秋时代的人们追求的美是健康美,毕竟在尚武风气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喜欢那种能够生下健壮婴儿的强壮女子,柔弱多病的林妹妹在那个时代肯定是不被欣赏的。

说了春秋时代,再谈谈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的军队是贵族化的军队,战争也是按照贵族们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的,打仗主要是为了打击野心家、维持国际间的均衡局势,一般来说战争的规模不是很大,杀戮也不重。可是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政治与贵族社会已被推翻,战争不再遵循贵族们的游戏规则,各国间不断地征伐、吞并,许多小诸侯国消失,剩下为数不多的大国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参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动辄数十万人参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既然战争是以开疆拓土、吞并别国为目的,残酷也就不可避免,所以战国时代死伤几万、十几万人的战役很多,光在《史记·秦本纪》中记录的就有十五起,至于杀掉俘虏以削弱别国兵力的记录也不少见,其中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可算是战国时代杀俘的最高记录了。

战国时代的战争残酷而血腥,到了战国后期已经开始出现厌战情绪,但影响尚浅,战争的残酷让人厌恶但也加深了爱国精神,当时各国的成年男子除了那种靠嘴皮子吃饭的文人(战国时期文武已经分家,这时的文人已经不像春秋时的孔子能文会武,而是一点武功也没有的纯粹文人),全都有当兵的义务,这些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的还有妻子儿女,懂得卫国就是保家的道理,所以一旦被征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

以现代的标准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征兵制度,只是征的对象不同,春秋以贵族为主,战国以农民为主,但无论哪个时期,哪一国的国民,都对当兵毫不反感。只是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尚武的风气便逐渐消失,一个原因是六国的国民对秦的暴虐普遍憎恨,对这个统一的新国家没有认同感,不愿为它当兵卖命;第二个原因是秦始皇对原六国的国民心怀戒备,怕他们怀有复国思想而发生叛乱,不但不在这些人中征兵,而且还设法收缴了他们用来作战的武器(战国时期各国都是全民皆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武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锯,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但仅凭原秦国的人力,不足以支撑这个庞大帝国所需的兵力,于是秦始皇不得不征发“逋亡人、赘婿、贾人”,也就是流民、上门女婿、商人去戍守边境,这些人都是当时社会所瞧不起的卑贱下流的人。在这种情形下,普通老百姓不但丧失了国家的概念,也因为瞧不起这些人而把当兵看做是不体面的事。于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尚武精神就此断送,即使汉唐时期也未能恢复,以汉代为例,由于良家子弟不愿从军,征兵制度无法实施,汉武帝正式使用募兵制,招募贫民和流民入伍,如遇大的战事,还会大规模的征发囚徒和招募外族兵。汉武帝在位时共发生二十五次战争,其中只有三次使用的是正常的军队,其余的不是全部至少也有部分用了囚徒、流民、无赖恶少年以及外族兵。唐代初期为府兵制,但还是兼用了募兵制,到唐高宗后期府兵制逐渐被破坏,到唐玄宗时期彻底崩溃,而完全采用了募兵制,使各地方节度使得以拥兵自重,“安史之乱”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汉唐的兵制,写出来又是一篇文章,这里就不详述了。总之,秦一统天下之后,春秋战国时代的那种尚武精神在中国再也不复存在了。

参考资料: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3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