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代青铜器的认识

 率我真 2019-03-11

对于夏代青铜器的认识,开始于考古学上对夏文化的探讨。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该遗址出土器物自成系统,被确定为二里头文化,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相当于中国古代史的夏代。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依据二里头文化地层的叠压关系,学者们对其年代的看法不尽相同,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种主要意见。

1、二里头文化的四期遗存归属夏代文化。

2、二里头文化一、二期遗存属于夏代文化,三、四期属于商代文化。

3、二里头文化四期遗存均属于商代文化。


但根据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二里头文化属于夏代文化。二里头文化将河南龙山文化和商文化链接起来。

商代青铜器分期,从总体看,可分成前后期两大时期,即以河南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商代前期文化和安阳为代表的殷商后期文化。有人认为郑州在商代很可能是成汤所居的毫都。二里岗包括上下两层堆积,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二里岗下层青铜器容器还不多,二里岗上层出现较多的青铜器容器。

20世纪50年代以后陆续发现了不少二里岗文化类型的墓葬和遗址,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殷商前期的青铜器。

在这些墓葬和遗址中重要的有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商墓葬,郑州白家庄、郑州铭功路、郑州张寨杜岭等。

殷商后期的青铜器开始于殷墟文化第二期。以往李济先生根据在发掘出土青铜器的十座墓葬,将殷墟青铜器分为两种四个序列。近几年在殷墟发掘资料不断增多,邹衡先生将殷墟发掘的铜器墓葬,分为早晚两段,四期七组,并参照甲骨卜辞分期,提出了四期的年代。

殷墟文化第一期,约相当于甲骨第一期以前,即属于盘庚,小辛、小乙时代。

殷墟文化第二期,约相当于甲骨第一期,第二期,即武丁,祖庚、祖甲时代。

殷墟第三期,相当于甲骨第三期,第四期,康丁、武乙、文丁时代。

殷墟文化第四期,约相当于甲骨第五期,即乙帝、帝辛时代。从青铜器发展演变看,殷墟文化第一期与商代前期二里岗期比较,没有多大变化,与武丁以后比较尚处于在低级阶段,因而可与商代前期二里岗期合在一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