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们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姐妹,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

 公司总裁 2019-03-1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悦读(ID:yuedu58),专注女性智慧修炼,一起做高情商的女人。

都说如果投胎是门技术活儿,张兆和四姐妹一定可以拿到专业八级以上的证书。因为在那个动荡的民国,除了站在权力顶端的“宋氏三姐妹”,最为声名鹊起的就是文化界的“合肥四姐妹”。叶圣陶就曾断言:“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小悦

烟雨苏州,白墙黛瓦,撑着船穿过芍药花盛开的河岸,推开历史的迷雾,九如巷尽头,仿佛缓缓走出四个微笑的女子,莲步生花,笑意动人,纵然隔着时间的长河,一缕风华仍然久不消散。

民国世家,女性留下的印记少之又少,张家四姐妹,无疑幸运的,她们在那段女子无足轻重的历史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书香世家

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四姐妹的家世背景让人艳羡。

1906年,四姐妹的母亲陆英嫁给张武龄时,十里长街,热闹非凡。从四牌楼到龙门巷,抬嫁妆的队伍络绎不绝。


而张家的背景也是数一数二。张武龄的爷爷张树生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合肥张家坐拥万顷良田,当地不少世家子弟靠着祖上的财富,抽鸦片、好赌博、娶姨太太。而张武龄从小喜欢看书,书籍也使得他接受了很多新式思想,他不喜封建陋习,平生滴酒不沾。


与陆英结婚并育有几个子女后,张武龄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毅然把家迁往上海,后来又搬到苏州,苏州山清水秀、淳朴民风使得几个女儿出落得大方美丽,带着江南的水乡气息。

张武龄受到祖父“洋务”思想的影响,但又为祖上曾受命于清廷镇压过农民起义而深感不安,于是张武龄发誓不做官,不求功名,而是倾其所有大力发展新式教育,被后人称为“忏悔的贵族”。

拥有一个思想觉悟如此境界的父亲,是张家四姐妹的福气。相比于早些年的萧红,可以说,她的悲剧,有很大程度上跟她父亲有关。


张武龄喜欢昆曲,早早请了名伶尤彩云为四姐妹拍曲授艺,她们不耐烦,张武龄便耐着性子哄,“你们学好昆曲,以后上台做花衣服穿多好玩!”

几经周折,四姐妹才愿意好好的坐下来学昆曲,姹紫嫣红的花厅里传出优美的唱词,人生如戏,几个女孩的传奇,也由此上演。

02

人生如戏

大姐张元和文静优雅,她在上海大厦大学读书时,被称为“大厦皇后”,追求者多如过江之鲤,却无一人能入她的眼。


直到昆曲明伶顾传阶出现。他长相俊美,唱功了得,偏偏元和痴迷昆曲,当时顾传阶在上海唱《牡丹亭》时,座无虚席。元和总是座上宾,散场后,她每每怅然若失,终于提笔给顾穿阶写了一封信,顾传阶也注意到了这个孤傲的小姐,很快给她回了信。

一来二去,两人又有共同爱好,他们很快坠入爱河,那一年戏台初见,她在台下,他在台上,眼波流转,便是半生缘起。


当时,优伶的社会地位很低,两人的结合受到了外界非议,报馆纷纷在头条写出“张元和下嫁顾传阶”的消息,这给元和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

她向二妹允和诉苦,热心肠的允和立马表示支持,并用家长的名义传书一封:“此人是不是一介之玉,如是,嫁他!”

张家的女儿,看似柔弱,却有着内里的坚持。张元和固执的与顾传阶结婚,才子佳人,自此传为佳话。


1949年元和一家去了台湾,丈夫再也没有登台演出,只偶尔在家中唱戏,两人相对无言,只是传统的艺术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代。

1966年,顾传阶因肝病去世,元和悲痛欲绝,手书写《昆曲身段试谱》,以纪念亡人。

有一次,在扮演一个角色时,元和忽然出戏,泪流满面的喊了一声亡夫的名字。情到深处,竟如一场戏,流连其中,却也逃不脱曲终人散的宿命。


二姐张允和也是昆曲的爱好者,不过她不喜欢儿女情长,从小异常顽皮,向往着豪气冲天的江湖。


18岁那年,张允和与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恋,后来,两人顺理成章的结为伴侣。 经过叶圣陶推荐,张允和调到北京,正准备大展才华,谁知不到一年,张允和竟卷入了纷争中,吓坏了心思单纯的她。

她每天被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的写检查书,不吃饭,不睡觉,因此患上了齿槽骨萎缩,一口糯米白牙全数毁掉,一向喜欢说话的张允和只能朱唇未启先用手帕捂住嘴。


这段经历给了张允和不小的打击,但也让她的性子磨砺得更加平和。

后来,两人的日子虽然不比张允和少女时期富裕,却也其乐融融。等到周有光成为语言大师,并独创了汉语拼音,张允和已经80余岁,可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03

岁月静好

三姐张兆和被同学称为“黑牡丹”,当年的她穿男装剪短发,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美,是中国公学的万人迷。沈从文对其一见倾心,开始狂轰滥炸的情书追求,可当时张兆和并不喜欢这位举止怪异的老师,在沈从文格外执着的坚持下,张兆和才终于决定与他恋爱。


回到苏州,沈从文本来到张家大门,却临时生出畏惧,逃回北京。急性子的二姐允和给他发了封电报,只有一个字:允。一语双关,既表示父母已经答应,又显示自己署了名。可张兆和生怕沈从文不懂,又补发一封,“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两封间谍传递暗号似的电报,成为后世的美谈。


沈从文的爱卑微到了尘埃里,他为她写了许许多多的情书,感动了无数人,但有没有打动过张兆和呢?或许,骄傲的她始终不肯表现出来,沈从文的痴迷,才有了几分悲剧色彩。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沈从文被学生批评,被老友疏离,他数度想要自杀,而张兆和却以女性的韧性挑起了一切苦难。曾经的名门闺秀节衣缩食,计较着每月的花费,外面风雨欲来,她只管维持好自己的小家。


最小的妹妹张充和是个货真价实的才女,诗人卞之琳对她一见钟情,并写下了动人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充和最终于1948年十一月和傅汉思举行了婚礼,而后奔赴美国。


赴美后,张充和任职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二十余年,课外兼授昆曲,成为了颇有名气的学者。


受到她的影响,丈夫傅汉思也致力于研究古典文化,并成为了著名的汉学家。

直到90多岁,张充和仍然在院子里种植玫瑰和牡丹,把日子过得繁花似锦。


她的丈夫曾动情的说,“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04

斯人已去

九如巷还在,当年轰动文坛的张家四姐妹却已难觅踪迹,可她们留下的精神气质,还影响着后人。

她们证明了,女性可以是那么美好的存在,不论居富贵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女性都应该是优雅的,有格调的。她们袅袅娉娉的身影还在会在书中浮现,让人窥见那个时代,女性的绝代风华。


同时,四姐妹虽然境遇各有不同,但她们都过出了自己最精彩的人生。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良好的教育对于女孩的重要性,不亚于婚姻。都说女儿要富养,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只有当钱财成为不重要的东西,她们才能安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爱情。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有太多把婚姻当筹码、把爱情当交换的女孩,你只要一靠近她们,就能听见算盘骨碌碌打响的声音,她们机关算尽,有无数小手段,可是这样的女孩,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因为表面假象不会蒙蔽真正有眼光的人。

我们或许无缘过四姐妹那样的人生,但却可以学习她们的生活态度:

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繁华过处,唯有平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