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山县法院有这样一个女法官

 嘉心丽意 2019-03-11
手持天平法槌
坚守人间正道
图片
当好基层法官,就是要把握好“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公心”这“五心”。用“细心、耐心”之手,掬起“爱心”之水,流过“诚心、公心”之渠,浇灌一方土地,保护一地百姓。——光山县法院 余艳丽
豫南古镇,信阳市东部在312国道上的交通咽喉要塞光山县最大的乡镇,美丽的竹竿河畔,庄严的法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里是余艳丽和她的同事们奋斗的地方——孙铁铺人民法庭。作为光山县人民法院孙铁铺人民法庭庭长,她牢记法官的使命,用最朴实的村言俚语,奔走在乡镇之间,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基层矛盾的化解、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情化人唤醒人间真情
余艳丽说,人民群众最念的是“情”,赡养案件会有亲情,离婚案件会有旧情,邻里纠纷会有乡情,借款纠纷会有友情,交通事故纠纷还会有同情。只要唤起真情,案件可以最大程度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服人。她至今都记得刚主持孙铁铺人民法庭工作的第一个月时,自己处理的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
2014年,92岁高龄的谢大娘因两个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将其告上了法庭。收案后,余艳丽立即赶到了老大娘的家里。当推开门的那一刻,她惊呆了,屋内黑乎乎的,一股异味扑面而来,在小屋的角落里余艳丽找到了蜷缩在床上的谢大娘。余艳丽了解到谢大娘中年丧夫,独自将两个儿子艰难拉扯大,帮他们成家,而一次中风,谢大娘身体不幸偏瘫,虽能简单自理,但再也不能干重活。儿子渐渐也来得少了,赡养费也开始不管不问。
看着满屋堆积的脏衣服,发臭的被褥,还有未洗的碗筷,余艳丽挽起袖子,帮谢大娘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清洗了一遍,还帮谢大娘洗头洗澡,临走时还塞给谢大娘几百块钱。
此后,她多次找到谢大娘的两个儿子,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讲从前日子的苦,讲现在日子的甜,讲苦日子时母子虽孤苦相依但其乐融融,将甜日子虽好过但母子却陌生如同路人。慢慢地,谢大娘两个儿子被她的话语所打动,来到谢大娘的床头认了错,将母亲轮流接回自己家中伺候。
执法为民践行公正司法
作为审判质效一直位居单位前列的先进工作者,余艳丽在光山县人民法院法官大讲堂上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办案方法,即了解当事人的诉求,理解当事人的痛苦,重视当事人的感受,才会赢得当事人的感激、信任和理解,才会取得较好的办案效果,才会树立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俗话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当事人,她就在心态及言行上对当事人平等相待,文明礼貌接待当事人,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意见。理解当事人,她就深刻同情、理解当事人的委屈和处境,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同情心、正义感,让当事人相信法官会为其主持公道。长期与当事人打交道,余艳丽一直有耐心、有礼貌,对待当事人的言词一直要冷静克制、不急不燥,认真解答当事人的疑问和困惑,对其诉求认真聆听,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待可能败诉的当事人,她花力气学会用群众语言与之沟通,把道理讲透,把法律规定讲明白,把诉讼规则解释清楚,把自己依法办案、依证据定案的职责讲明白。充分了解、认真对待可能败诉的当事人反映的辩解意见,通过审慎其辩解,反思自己作出的判决有无不当之处。对于当事人不同的意见或者偏见,她从不抱怨,往往是反思自己,改变自己,解决问题。
大道至简,除此之外,诉讼中余艳丽更是发掘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大效果,用好程序的各个环节,用好自由裁量权,在法、理、情范畴内处理好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纠纷,让胜诉者赢得合法合理、堂堂正正,让败诉者输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审判质效指标自然而然就高起来了。
真心倾听回应群众诉求
作为一名法官,面临着形形色色的矛盾和纠纷,余艳丽深知老百姓打官司,除了获得一纸公正的判决,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为民司法,不能只体现在法庭内,还应该体现在法庭外。
早年在刑庭工作时,余艳丽审理过一起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当时,被告人罗某因交通肇事已被逮捕关押,罗某的妻子哭诉五岁的女儿身患重病没钱治疗,自己更没有能力为丈夫委托律师。余艳丽不断鼓励罗某妻子度过难关,并积极为罗某指定法律援助,配合寻找罗某的亲属帮忙,争取尽量与被害方达成调解协议。
另一边,被害人的妻子情激动,哭诉家庭的艰难和对被告人的仇恨。与余艳丽交谈中,被害人的妻子了解到罗某女儿身患重病的事实,也了解到罗某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经过不断努力,双方终于以10万元达成调解协议,罗某也获得了缓刑处罚。
案结之后,让余艳丽尤为深刻的是被害人的妻子的几句话——“余法官,说实话,10万元连医疗费都不够,但是我知道你已尽全部力量了,我能感受到你为我的事操了不少心,能挽回一点损失就挽回一点,真的谢谢你。”
在忠实履职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外,余艳丽也希望因自己的付出真心而唤醒了当事人的理智,因自己送出的温暖而化解了他们的矛盾,因自己的爱心使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馨。
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余艳丽说的最多的话是:“当好基层法官,就是要把握好“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公心”这“五心”。作为人民法庭的基层法官,她经历了乡村的风风雨雨,牵挂着百姓的家长里短,也得到了村湾千家万户的认可。余艳丽也常说,做一名法官不仅要有不偏不倚的公心,还要有洞察秋毫的细心,不辞辛苦的耐心,为民解忧的诚心,弘扬仁善的爱心,用“细心、耐心”之手,掬起“爱心”之水,流过“诚心、公心”之渠,浇灌一方土地,保护一地百姓。
责任编辑:黄亚 值班编委:梁大鹏
终审编委:胡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