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病固基篇

 醒真 2019-03-12
太阴病
解说:太阴主湿土,以虚寒湿为基本病机,太阴的阳气根于少阴肾阳,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燥湿相济,纳运相因,足阳明的阳气来于手厥阴心包相火,内经有心移热于小肠,临床中胃强与脾弱可以共存;
内经阳明的定义:大小肠皆属于胃。故肠胃之实热则归阳明,肠胃之虚寒则归太阴;太阴虚寒湿进一步加重,伤及肾阳则为少阴病。

病位:以脾阳虚为特征。
解说:脾为足太阴,肺为手太阴,手太阴病热则为阳明病,手太阴病寒则为太阴病,中阳不足,肠胃虚寒,湿无以运,阳虚则阴盛,寒湿弥漫为太阴病的特征。

病机:脾阳不足,寒湿壅滞。
解说:脾主中气,气为阳,津液为阴,脾阳气不足,则水谷精微无力运化,阳气行则津液行,阳气虚无力推动津液,津液代谢失常,泛滥为湿、为痰饮;肾为诸阳之根,肾阳不足,心包相火微弱,胃虚寒,腐熟通降无权,呕吐、腹胀,甚而完谷难化;脾虚寒,升清运化无力,纳差、乏力,甚而腹泻不止。

①脾阳不足:腹胀,食少,便溏,腹痛喜按。
解说:阳气不足则痰湿难以运化,滞于中则腹胀,饮食后腹胀加重;脾主运化无权则食少,脾主升清失常则便溏;阳虚生寒,腹痛则喜温喜按。

②痰湿雍滞:呕吐,腹泻不渴。
解说:痰湿停滞于胃,胃气上逆则呕吐;肠胃虚寒,固摄无权则腹泻,寒湿气弥漫,津液不耗则不渴。

③脉沉细,右关沉细为主。
解说:沉主脏,浮主腑,右关主脾胃,左脉细为血虚,右脉细为气虚、湿困;太阴病主方为理中汤,用炙甘草、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补气生津除湿,人参以补吐泻耗损的津液。加入炙甘草有三层含义:①针对虚寒,让干姜温中之性持续缓和有效;②可补气生津,以防干姜、白术温燥伤阴之弊;③可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综以针对中焦阳气虚弱、寒湿弥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