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是不能没有文化!”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文凭和文化同样重要。如果你只有文化,而没有文凭,那么在单位晋升的可能几乎为零,因为晋升的标准中,一定有一个门槛,就是要求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或者博士学历。 很多人提倡学历无用,应该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从而释放孩子的天性,这本身就是一个“骗局”,这种骗局正在扭曲着中国孩子的成长。 01 在电影院里,大家都在非常安静的看电影,其中有个孩子,隔一会儿就大笑一声,或者在座位上来回翻动,而妈妈坐在旁边几乎不管。后面的观众提醒妈妈管一下自己的孩子,而妈妈却说:小孩子天性就爱动,我怎么能强迫他安静呢? 这种不顾别人感受,一味放纵自己孩子的行为,并补缴“释放天性”,而是没教养。释放孩子的天性,也不是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听之任之。当你释放孩子天性的时候,最起码不能影响到其他的人,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一种教养。 一位日本妈妈,跟孩子有个约定:只要在共众场合,不是特别喧哗的地方,说话声音不可以让第三个人听到。 02 山西的一家餐馆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人在座位上面用餐,孩子吃了几口后,就在餐厅里面来回跑。期间,就不小心撞倒了餐厅的花盆,而妈妈并没有一丝责怪孩子的意思,只是笑着说孩子太淘气、太活泼了。当孩子跑到一个转弯口的时候,服务员手里正好端了一锅汤,孩子直接撞倒了服务员肚子上。那锅汤直接洒下来,淋到了孩子的头上,孩子被烫到了。 孩子贪玩、淘气都不是问题,但是玩耍也应该分场合,餐厅本身就不是孩子来回跑的地方。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撞倒花盆的时候,就阻止孩子继续跑,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在地铁上、医院里、马路上,这样的情形也算常见。 为什么很多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 因为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第一,孩子比天还“大”,过于重视自己的孩子。父母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任性而为,可以在任何场合随意乱跑、随意大喊大叫,所有的规则都应该让着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敬畏规则,而发生了一幕又一幕的惨剧。 03 曾经有一位妈妈,家庭其实很普通,不知道哪天在网上看了篇文章,说是从小要“释放孩子天性”。从那以后,再也不管孩子了,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随着儿子,学习成绩一律不过问,想请假就请假,手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结果呢,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每天就是好吃懒做,只知道玩游戏,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这个时候,妈妈才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不该对孩子这么放纵。显然,这位妈妈把“释放孩子天性”理解为了“放纵”孩子。她并不知道,原来孩子根本没有“自律意识”,如果父母再不管束,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 04 有这样一件事:大家都在排队买鸡排,这个时候一个8、9岁模样的孩子,直接就挤到最前面插队。后面有人就不愿意了,对孩子说不能插队,让他到后面去排队。没想到妈妈马上站出来,气势汹汹的说:小孩子着急吃,让一下怎么了,这么大了大人了,还跟小孩子计较…… 还有一条新闻:某个小区里,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坐电梯回家。儿子特别调皮,在电梯里用脚踹电梯门,没想到电梯门突然脱落移位,电路板也出现轻微火花,电梯出现故障。事发后,这位妈妈竟然还在业主群里恶人先告状,说电梯质量太差了,要不是自己的儿子,可能下次会出现更大的故障,还说是自己儿子救了大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熊孩子,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无知、无畏、任性、妄为的父母在撑腰。他们以为这样是在增加孩子的胆量,释放孩子的天性,实际上是把孩子教育的越来越没教养。 释放孩子的天性,也应该有界限 有次闺蜜带女儿来我家做客,小孩子刚来的时候还有些拘谨,没一会而功夫,就开始调皮。桌子上面的糖果不停的吃,来回跑着做游戏,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闺蜜看到这样的场景,马上把女儿叫到面前,严肃的说:“从现在开始,桌子上的糖一颗都不许吃,不然你的牙会烂掉。其次,不可以再来回跑,如果想玩,就安静的坐在那里玩玩具,否则我会马上带你回家。” 听到妈妈说的这些话,女儿也变得安静了许多。闺蜜说:一开始没有管她,是因为她刚到陌生的地方,不想让她放不开,否则她以后会害怕到陌生的地方。现在管她,是因为她做的很过分,我必须告诉她什么是界限,否则她会没大没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