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辇图中的千古之谜

 明远小筑 2019-03-14

GIF

01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众所周知的一级文物《步辇图》。

描绘的是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不是纸本,而是绢本,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据说是唐代阎立本的作品。

步辇图中一共塑造了几个主要人物:

1.被侍女抬着的是唐太宗本人。

2.穿着红衣服的是礼赞官。

3.当中的是来提亲的禄东赞。

4.穿白衣服的瑟瑟发抖的人,是翻译官。

其实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当初看第一眼这幅画的疑问,就是提亲这么大的事儿,画家只描绘了这么小的场面,真的不够看啊!

步辇图其实还引起了专业界的争议。唐朝时期,人们作画既不签名也不盖章。留下的作品就无从考证。一代国画大师陈佩秋先生从画技风格分析斩钉截铁的说它是伪作。这样的争论至今都没有停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2

陈佩秋大师有资格评定十大传世名画,这里的原因是大师一生曾多年全力临摹古画善本,见过无数真迹,而不是纸上谈兵,因此对古画非常有发言权。

她提出了很多疑问,比如挽舆的女子打扮,服饰不是宫女,倒像是舞女。画风和线条完全对不上阎立本的其他真迹。又说,对比1959年版的《步辇图》和1978年版的《步辇图》发现,唐太宗手中的布袋不见了!

每一个批评,大师都举出了其他古画的实例,让人不得不信服。

如下图,是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阎立本画帝王图非常可信,原因很简单,他家族数代就是个出大设计师,皇帝的衣服、车马,宫殿都是他们家的业务范围。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皇帝该穿什么衣服。

这样的服装设计,今天看来都是叹为观止。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局部2)

唐代人物绘画的特点,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表现得非常有明显,线条刚劲有力,开脸圆润。

反观一下步辇图,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服装和用笔上的区别,的确行外人也会觉得天差地别。

(步辇图中的开脸造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阎立本传世之作《萧翼赚兰亭图》,现藏在辽宁博物馆。

讲的是李世民的高级公务员萧翼,从老和尚手里骗走兰亭序的事情。你看这老和尚愁眉苦脸,再看看萧翼这小眼神,一千多年后,我们还能身临其境。

03

这里,不得不说到一本书,名字叫《石渠宝笈》。

《石渠宝笈》在乾隆十年成书,收录了所有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换句话说,每一幅知名的中国古画其实都不是凭空的,他们都有出生证明。

《石渠宝笈》中就提到了步辇图。

云:“画卷次等。唐阎立本画《步辇图》一卷。次等天一,素绢本,着色画。卷中幅署“步辇图”三字,卷后章伯益书本事,并署云:唐相阎立本笔。”

翻译过来意思就是说:《步辇图》一卷传是唐代阎立本画的,是不是真的,不评判,但是有价值,所以收录。其艺术水平只能算是次等。

这等于就是把今天争论的双方都各打了50大板。

04

我在介绍这幅画的时候,其实非常忐忑。因为我很喜欢故宫博物院,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同时,陈佩秋先生也是我们很崇拜的大师,相信她绝对不会信口雌黄。

一幅画,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应该从两方面去看。

一、艺术水平。步辇图的确不像是阎立本的真笔,但可能是摹本,但临摹水平很一般。

二、历史稀缺。历史价值非常巨大,还有待我们深挖。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从时间的缝隙中看一看阎立本这个人,从他的身上找找答案。

05

阎立本出生在一个高贵的家庭,母亲是一位前朝公主。家中都是超级大设计师,专门设计宫殿、陵墓等大工程。

除了担任国家建筑师的职务外,阎立本非常有政治才干。有一次担任河南道黜陟使,对低级公务员考核的时候,他在发现有一个低级官吏落落大方,眼神不闪不躲,言辞很有条理。他认为这个人是旷世之才,立刻向朝廷推举。

那个低级公务员非常感激。

而阎立本认真的说:

在我心中自有想画之人与不想画之人。想画的人,第一眼便有冲动下笔的人更是少之少,而你就是极少数之人,非画不可之人。

这个低级公务员是谁呢?他的名字叫狄仁杰。所以他在电视剧里一天到晚的说“元芳,你怎么看。”另外就是经常讲:“我的老师阎立本。”

从这件小事上,可发现阎立本品德高尚,对人观察细致入微,有伯乐之才。

06

据《旧唐书·阎立本传》记载,

有一年的春天,唐太宗和一群马屁精游览后花园,正好看到有奇异的鸟在水面上。太宗大喜,立刻让太监叫阎立本入宫,要他把这个场景画下来。

按照规矩,画师的身份,入宫后必须伏在地上,仰视皇帝作画。

高贵的阎立本躬身跪在草地上,太阳照得他睁不开眼睛,汗水湿透了衣服。。。。。

他画呀画呀,偶尔抬眼看到太宗和那一群马屁精的眼神。。。。。太宗正笑嘻嘻的看着他。。。而这帮人,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和太宗的关系,其实都不及阎立本的这群小人,此刻却和太宗一起对他指指点点,眼神充满了不屑和嘲讽。

这一刻,被大太阳晒着的阎立本感到刻骨的寒意与屈辱。回家后阎立本仰天长叹,嘱咐子孙终身不必学画,认认真真做好祖传建筑师就好啦。

07

我们再来看一眼这幅步辇图里的太宗。

这个眼神,除了阎立本,世上还有谁能画出?也只有他见过穿着便衣,被一群舞女抬着的李世民吧!

(图为画中的禄东赞和翻译官)

25岁的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到大唐,想要迎娶16岁的文成公主。

唐代宗屡次用难题来考一考这个使者。

也许真实的历史就如阎立本悄悄画下的场面:

皇帝穿着便衣,正看着宫中舞蹈,忽然兴起,想要考验考验这个远道而来的使者。皇帝想哪一出就哪一出,哪里会讲究什么礼仪规范!聪明的禄东赞虽然最后解决了所有的难题,但一国使者,面对一群舞女抬着的国君,这种屈辱跟阎立本受到的又有何区别?

无论自己身登何位,在封建时代,君让臣死,你不得不死啊。

“在我心中,

自有想画之人与不想画之人。

而你,

就是极少数,

非画不可之人。”

画|家|介|绍

阎立本(601~673)

唐代政治家、画家

擅长工艺建筑和绘画。

作|者|的|话

你好,我是光也。打小就非常热爱传统文化。从2014年起设计深家包装,首创了一个产品一幅中国画的包装风格。

机缘巧合,在化妆品行业已经17年了,发现美的境界,最根本其实不是化妆品的贵贱,而是品牌承载的审美和文化如何。

其实传统之美、古典之美是很酷,很好玩的事情。艺术就是一场生命,理解一幅画最好的方式应该从人性去理解和产生共鸣。

美育的培养不在于一朝一夕,因此发愿写一百幅中国画的故事,用好玩、简单、直白的方式演绎古典。真正的美,经久不衰。

文|章|附|录

(点击即可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