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方】独参汤

 彩云飞飞2000 2019-03-14

许胤宗说:“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

独参汤是单方的代表方,《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载:“人参,分两随人、随证,浓煎顿服,待元气渐回,随证加减。治元气大虚,昏厥,脉微欲绝,及妇人崩产,脱血,血晕”。

人参是补气第一要药,味甘微苦,性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本经》)“治男妇一切虚证,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纲目》)。

一直以为“独参汤”只有人参一味药。近来读书,才知道大部分方书所载“独参汤”都是“加料”的。如《妇人良方》载:“好人参60~120克,炮姜15克。……如不应,急加炮附子”。(原书度量单位均为旧制,今径改为克,下同)《医方考》中:“人参60克。烦躁脉微者,加童便一卮。身寒脉微者,加附子9克”。还有加米加枣的……。

而《景岳全书》里有三个独用人参的方子,却并不都叫“独参汤”。一曰人参汤:“治吐血咯血后宜服,并治吐血不止。人参30克,为细末,五更时用鸡蛋清调如稀糊。每用6克……。一方治吐衄咯血不止,用人参为末,以鸡子清投新汲水搅匀,调服3—6克”。二曰“夺命散”,是用人参21克,水煎,冷服。“治伤寒瘴疾阴阳不明,或误用药致病愈困,烦躁发渴,及妇人胎前产后受热瘴疾”。三曰独参汤:“治诸气虚气脱……凡诸虚证垂危者。用人参60克,水煮,乘热顿服,日再进之”。

“一物而系一人之死生者,当大其服而独用之”。如此看来,凡称“独参汤”者,人参的剂量都在60克以上,还要浓煎乘热顿服。或许“独参汤”之所以叫“独”参汤,并非因为“独”用人参,是因为人参剂量“独”大?!

中医认为,阴阳和合则生,阴阳违和则病,阴阳离绝则死。古人的救命方,不出四逆汤,参独汤,参附汤,生脉散范围。四逆汤纯以温热,回阳救逆。独参汤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参附补气复加回阳,生脉补气清热而兼敛阴液。阴阳气血,气居其中,运转变化是为“气化”。升降出入而称“气机”。《医方考》:“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人非此气,不足以有生。……是以病而至于危急,良医以气为首务也”。这四个方子之中有三方以人参(柯韵伯认为四逆汤本有人参)为君,“回元气于若无有之乡”。气固则阳脱止,气充则阴自回。

“血者气之守,气者血之卫,相偶而不相离者也。一或失血过多,则气为孤阳,亦几于飞越矣,故令脉微欲绝。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几微之气所宜急固”。(《医方考》)独参汤益气摄血,亦是大出血急救的重要方剂。做小大夫时,曾见老师会诊治疗一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用野山参30克浓煎顿服,效如桴鼓。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诊病辨证,同等重要。执方治病,智者不取。有吐血盈盆,血色鲜红者,三黄泻心汤顷刻奏功。

许胤宗(536 -626),历仕三朝年寿九十,医术高超不著一字。留下几句话,句句都在褃节儿。《旧唐书》有传。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