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自制牙痛方,亦可治耳鸣

 经方丝竹空 2019-03-14

滋阴潜阳方:生地黄30g,山药20g,麦冬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5g,骨碎补15g,牡蛎30g

主治:牙齿松动疼痛,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中髄质是由肾精化生,固于牙周肌肉有赖阴津充盈,牙齿是否坚固,与肾水阴精的盈虚休戚相关。

是以齿牙松痛一证,用脏腑辨证定位,病在肾系;兼见舌红少苔,脉细微数,用八纲辨证审其寒热,病性属热;用气血津液辨证察其虚实,属阴津亏损。

其机理是:肾阴亏损阳失阴济,化热上炎;肌失津充,牙龈萎缩→牙齿松痛。

齿牙松痛,是因虚阳上浮虚阳上浮,是因阴津亏损。是故治宜壮水之主,始合治病求本原则。

方用生地黄滋其肾阴,干山药滋其脾阴,麦冬滋其肺胃之阴,三焦阴津充盈,自可充实牙周之肌,并制偏亢之阳。

虚阳上浮,单滋其阴,治法仍然未臻完善。故配牡丹皮之凉,清其虚热;山茱萸之酸,收敛浮火;生牡蛎之重,潜镇浮阳;茯苓、泽泻之降,引热下行。

虚热下行则牙齿松痛之证可愈。

《本草纲目》谓骨碎补能入骨治牙;张锡纯谓“能引肾阳归肾”,共奏壮水之主,镇敛浮阳功效。

薛立斋云:“肾经虚而牙痛者,六味丸加骨碎补。”

《本草汇言》谓六味地黄丸加骨碎补能“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

本方加麦冬,既可滋其水源而令肾水充盛,又可清金润肺而令肺气肃降。再加牡蛎,介类潜阳,复有山茱萸收敛浮火,茯苓、泽泻引阳下行,骨碎补引阳藏肾,故较原方滋阴潜阳之力更强。

齿牙松痛兼见微热者,可用本方。《雷公炮炙论》谓骨碎补去毛用蜜拌蒸12小时,晒干捣末,猪肾为引空心吃,“治耳鸣”。可见本方对肾阴虚损的耳鸣也有疗效。若再加入磁石,可能更为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