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超五万人评价,重构三观的“人生之书”原来是这样

 美文阳光 2019-03-14

何谓经典之书

余秋雨,三个字,已然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经典符号之一。

经典的意义在于,恒久的激荡人心,稳定而不受时空影响的精神内核,落笔如利斧破冰,文字受得住万人刁难,这样的水准,早在其完成一系列经典作品之时就已经落定了。

而这套书一次集齐五册实乃读者福音,雅致稳重的装帧设计,精良舒服的排版,舒眼清目而手感极佳,持于手中,仿若托起千年文化的厚重。

真是将“经典”做到了极致。

读余秋雨,必由此书起

《何谓文化》、《中国文脉》两书可作解读余秋雨作品的”地基“之作。

 “文化”一直是余老写作热情所在,但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对这个话题无异于面对浩瀚星河,心可见,意却难达,但他,却将这个深邃宇宙,用笔触鲜活易懂地推到我们面前。

在《何谓文化》里,余秋雨直视当前浮躁社会下人们的精神困境,一针见血的点出根因我们每个人从精英到公众,在追求进步的同时,究竟偷偷缺失了什么?

生命七篇,被高评为“20年来对迷失的中国文明的心灵叩问”。通过回溯巴金、余光中、白先勇等文化巨匠们的生命历程来引导人们探寻自我和文化本源,读之实如痛捶人心。

《中国文脉》是作者钦点的余秋雨系首卷,地位之重可见一斑。余老通过此书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三千年来的中国文学,深挖23位影响中国文坛文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浩瀚星河,通过此书,重新读懂文学。

虽为文史著作,但作者文思透彻亲切,化抽象为具体。

比如他形容诗经,让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又比如在探讨科举制度时,他神妙比喻中国文化是大河,科举制度是云层。

云层让大河永不干涸,但波光也摆脱不了云影的遮蔽,诸此种种,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

于此读过的书,也能成为你走过的路

《千年一叹》、《山河之书》、《行者无疆》三册是作者考察人类历史三大文明——伊斯兰、中国、西方的行路笔记。

它集中呈现了余秋雨的风格精髓——行走中的文化,以行路者的身份去打量、考察、细究不同文化的起因、变异与细节,如同织就了一张大网,纵横交错却也绮丽锦簇。

“我从来不相信那些高谈阔论,只愿意观察山河大地的脸色和眼神。”

行笔之处,都是余老的豪迈与心胸。

读者不觉自己走的是一条艰涩晦暗的路,而是沿路风景奇绝动人,与作者谈笑间,轻舟早已过了万重山,在大师笔触之间来回,赫然发现,这些读过的文字,居然也能化成你走过的路。

找寻自我,重觅自我的精神坐标

其实最为珍贵的是,余老的作品,把那些看起来浩瀚深邃的家国文化变得不再高远,原来我们普通人,也能触及到这层精神穹顶,甚至用来推及自身找回缺失,重新觅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这套书中,我们依循着作者的脚步见识着众多文明的兴衰起落,探寻着中国精神文脉,也拜访着无数闪耀着生命之光的人。

它们无疑是一代人的精神归宿,被称作是真正能建构三观的“人生之书”。

余老多年勤耕笔墨,治书严谨,五册书,捧读手中,至于案前,都是千年文化的厚重,仿若重新敲醒低沉生命的暮鼓晨钟。

其中多篇甚至首次公开出版,绝无仅有,实乃诸位不能错过的藏书级挚爱。

豆瓣参与评论人数远超50000人

遗憾现当当已卖断缺货,幸运的是远方恰得机遇,向出版社讨来最后60套,荣幸之至,愿以114元的价格与众书友分享,若你爱余秋雨,或想重构自身,必从此书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