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血脂的,因此血脂异常情况是是否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但血脂情况并不是判断是否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唯一原因,是否需要服用他汀药,还需要综合血脂、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年龄、家族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最终要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是否要用药控制血脂水平。 简单说来,他汀类药物主要有两大类的临床应用,一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是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还没有发作过心血管疾病,但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情况,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二级预防则是指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二次发作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风险,如果存在血脂异常,也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二次发作风险。 这里谈到的“血脂异常”,并不仅仅是化验单上出现了向上或向下的箭头那么简单,不同危险分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于“血脂异常”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1. 无心血管疾病,但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未来10年内发病风险超过10%)的情况,血脂指标,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mmol/L,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4mmol/L,就属于血脂超标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严格的生活控制,血脂仍然无法控制到这两个值,就可以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达标,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分享一组临床研究数据,一项包含了超过6500名受试者的临床研究中,这些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小于6.5,但同时至少包含3个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日剂量10mg进行一级预防,通过3.3年的随访发现,阿托伐他汀组受试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了36%。 2. 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的患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情况,这种要求则更高,如果通过生活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然超过1.8,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就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的控制。 具体这个心血管疾病风险是高危还是极高危,如何判断,降血脂的目标如何设定,是有一套综合评估的方法的,这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 给大家介绍几种情况的调脂目标设定——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8,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2. 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8,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3. 糖尿病无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4. 慢性肾病(3期或4期),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5. 高血压+一项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6. 单纯高血压或其他一项心血管风险因素,调脂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4,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8)、吸烟、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如果您存在上述情况,血脂通过生活控制又调节不下来,就可以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进一步降低,直至达标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