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老病死,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偏偏有人不信邪。慈禧就曾下过让病危之人“不许死”的圣旨,结果这个人还真的康复了。事情的经过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吧。 慈禧太后一生有三爱,爱美、爱排场、爱看戏,前两个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而爱看戏这种癖好,想必知道的读者不多。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慈禧爱看戏痴迷到什么程度呢?据宫廷的太监回忆,老年时的慈禧太后,只要一天不看戏,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只要看完戏,马上就会眉开眼笑,前后变化仿佛两个人一般。 有句话叫做“曲有误,周郎顾”,说的就是三国时期,周瑜精通音律,他在聆听别人弹曲子时,一旦有人失手弹错,他马上就能听的出来。慈禧太后跟周瑜差不多,在听戏方面她可是行家。据《菊部丛谭》记载:“慈禧太后工书画,知音律……太后于词句有所增损”。 

一位姓王的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也说过“西太后听戏很精,有时挑眼都挑的很服人。”,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也能看出,慈禧太后对于听戏确实内行,可以称得上是“戏有误,慈禧顾”了。 故此,慈禧对于戏的要求也就更高,一般的京剧演员可进不了宫廷给老佛爷唱戏,能在老佛爷面前舞刀弄枪的,也就是杨姓、谭姓、和汪姓演员等京剧名家了。在这几位京剧名家中,慈禧太后最喜欢就是谭姓演员,称得上是谭的“超级粉丝”。 谭姓演员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创立者,是中国戏曲界公认的京剧鼻祖,其表演形式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还有句话叫做“无腔不学谭”,足见谭姓演员一生贡献对戏曲界的重要意义。 
慈禧太后经常听谭姓演员唱戏,甚至有时候还会向其请教唱法,自己有模有样的跟着学,她还亲自改写剧本,让谭姓演员帮忙揣摩。有一次,慈禧太后与谭姓演员讨论《战太平》一段时,慈禧太后总是觉得其中的一句“大将难免阵头亡”不太妥当,自己却又想不出好的点子来改动,便请教谭姓演员让其帮忙修改。 谭姓演员看罢后,知道老佛爷为国家战事烦心,不想弄出“大将阵亡”的不吉利话来,他随即脱口而出,请求老佛爷将“大将难免阵头亡”改为“大将临阵也风光”,这句话可谓是摸准了慈禧的脉搏,老佛爷连连说好,并给予谭姓演员大量赏赐。 慈禧太后由于军事上玩的太过火,竟敢和八个军事强国开战,以至于不得不被迫“西狩”,颠沛流离了好长一段日子,这才回到北京,重新过上舒服日子。回到北京后,慈禧太后马上派人召谭姓演员入宫,可下人却禀报慈禧太后,谭姓演员病入膏肓难以下床,眼看着就快不行了。 
这可让慈禧太后大吃一惊,她可不想让谭姓演员如此死去,不然自己后半生可就没戏听了。在没有谭姓演员唱戏的日子里,慈禧在宫中越发觉得憋闷,再次吩咐下人去请谭姓演员,就算是抬也得把他抬进宫中。 没奈何,谭姓演员见慈禧太后心意已决,只好吩咐下人备车马,自己躺在竹床上前去觐见慈禧。慈禧见到谭姓演员很高兴,谭姓演员对慈禧太后说了很多诀别的话,慈禧太后越听越心酸,又越听越凄凉,仿佛谭姓演员这次真的要驾鹤西去一般。 听到这里,只见慈禧太后脸一沉,便向谭姓演员下了一道口谕,她命令谭姓演员不能死,必须要再多活几年为自己唱戏,若是谭姓演员不听谕旨擅自死亡,就是抗旨不尊,连一家老小都得受到牵连。 谭姓演员听到这个“奇葩”谕旨后,吓得差点从竹床上滚下来,连呼“老佛爷开恩,小的不敢死了。”,慈禧太后也没搭茬,命人将其抬走,并吩咐御医,给谭姓演员看病抓药让其好生调养。 
不知道是老佛爷的谕旨真的有效,还是御医的医术高超,经过仔细的调养,谭姓演员还真的慢慢康复了起来。十几天后,谭姓演员就能下床走动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宫觐见老佛爷,向老佛爷报告自己还活着的好消息,不要迁怒于自己的妻儿老小,可见老佛爷的这句话,竟将谭姓演员是底吓住了。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老子连死都不怕,还能怕啥?”,可慈禧太后用事实证明,她的权威可以让人连死都不敢死,这就是封建社会皇权的本质,人们最起码的“生老病死”的权利,都能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真是可怕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