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女,37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尿道炎、干燥综合征病史,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小便淋漓不畅,尿频尿急,小便后尿道干涩,小腹拘急胀痛,口眼鼻腔干燥,面色无泽,渴欲饮水,手足不温,怕冷,舌质红,苔薄黄白夹杂,脉沉细弱。辨为阴虚水气夹阳虚证,治当润燥滋阴,温阳化气,给予猪苓汤、增液汤与四逆加人参汤合方加味,猪苓10g,泽泻10g,茯苓10g,滑石10g,阿胶10g,生地黄24g,玄参24g,麦冬24g,生附子5g,干姜5g,红参3g,炙甘草6g。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次服150ml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服。 二诊:小便淋漓略有好转,仍口眼鼻腔干燥,以前方变生地黄为30g,麦冬30g,6剂。 三诊:尿频尿急减轻,以前方6剂。 四诊:手足不温、怕冷明显好转,以前方6剂。 五诊:小腹拘急胀痛减轻,以前方6剂。 六诊:口眼鼻腔干燥好转,以前方6剂。 七诊:尿频尿急消除,以前方去猪苓、茯苓、滑石、泽泻,加百合15g,6剂。 八诊:口眼鼻腔干燥较前又有减轻,以前方治疗70余剂,诸证基本消除;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早中晚服。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尿频尿急、小便后尿道干涩辨为水气夹津伤,再根据口眼鼻腔干燥、渴欲饮水辨为阴虚,因手足不温、怕冷辨为阴虚伤阳,又因舌质红,苔薄黄白夹杂辨为寒热夹杂,以此辨为阴虚水气夹阳虚证。方以猪苓汤清热利水育阴;增液汤清热凉血滋阴;四逆加人参汤温补阳气,化生津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47.王付教授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