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口疮临证要诀

 湖南周慎 2019-03-15

[歌括]

口疮黄白[1]痛流涎,热蕴熏蒸口舌炎[2]

风热焮红银翘[3]择,泻脾凉膈[4]积热添;

泻心导赤[5]清心火,六味[6]微红虚火愆。

外撒参黄锡冰黛[7],连甘拭口[8]茱桂粘[8]

[注释]

[1]黄白:指黄白色溃疡。

[2]热蕴熏蒸口舌炎:指此病因为外感风热,或心脾积热,或虚火上炎,熏蒸口舌所致。

[3]银翘:指银翘散。

[4]泻脾凉膈:指清热泻脾散、凉膈散。

[5]泻心导赤:指泻心导赤散。

[6]六味:指六味地黄丸。

[7]参黄锡冰黛:参黄,指人参3g,黄柏6g,共研为细末;锡、冰、黛,分别指锡类散、冰硼散、青黛。

[8]连甘拭口:指黄连、甘草各等量,煎汤拭口。

[9]茱桂粘:茱,指吴茱萸;桂,指肉桂、附子各等份;粘,指贴敷涌泉穴。

[串解]

口疮以口腔内出现一处或多处白或黄色溃烂、疼痛流涎为特征。满口糜烂红痛者为口糜,溃疡只发于口角者又称燕口疮。其病因为感受风毒湿热;病位在脾与心,可涉及肾;病机为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其治疗总要清火,实证宜祛风热、泻积热,虚证宜养阴津、清虚火。并应配合外治。

此病常分四证论治。风热乘脾证,发于外感风热后,多伴发热、溃疡较多,周围焮红,宜银翘散加板蓝根、黄芩、升麻;脾胃积热证,以颊、龈、上颚、口角溃烂为主,治宜清热泻脾,大便干结者用凉膈散、软者用清热泻脾散,外用黄连、甘草各等量煎汤拭口,再用冰硼散涂敷;心火上炎证,以舌体溃烂赤痛为特征,内服泻心导赤散,外涂锡类散;虚火上浮证,以口疮反复发作、稀疏微红为特征,内服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引火归原,外用吴茱萸研粉或肉桂、附子各等份为末,醋调贴敷涌泉穴。另用人参、黄柏为末敷口内,治小儿口疳流水、口烂,其效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