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你留在汽车之家的电话号码, 5年被“卖”了96亿

 睁眼的沙加 2019-03-15

有律师表示,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并将其出售盈利,可以看做是变相“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很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在司法处理上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如果信息保护不当,还存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

“获取底价”需提供电话

近日,有用户向燃财经(ID:rancaijing)反映,其在汽车之家浏览汽车信息时遭遇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被多家汽车经销商“电话骚扰”。

为了一探究竟,燃财经决定“亲自体验”。

燃财经下载汽车之家APP后注册,随后开始浏览平台内的车辆信息。当点开一个某型号的车辆链接时,页面出现十多个经销商链接,每一家经销商除了展示车价、地址等信息,还有一个“获取底价”链接。

点击“获取底价”,会出现一个信息填写页面,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填完这些,才能继续点击“获取底价”。

在最后,《声明》还约定“您同意免除上述信息的接收和/或使用方在按照本法律声明所述情况下进行信息披露和使用而导致的或可能导致的所有索赔、责任和损失。”

按照这样的条款表述和操作方法,意味着用户在“获取底价”时,已经无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了汽车之家平台和相关汽车经销商,而个人也“被”同意不对平台或车商的行为追责。

当燃财经(ID:rancaijing)填完姓名、电话等信息约半小时后,一名车商销售人员打来电话,称看到了燃财经的浏览记录,并报出该车的价格。

奇怪的是,燃财经并未询价的另一家经销商,也在一天后打来电话推销汽车。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3月11日,网友“文先生”在21聚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自己未在汽车之家进行任何操作,却无端被宝马奔驰店销售人员电话轰炸,“汽车之家滥用用户信息,泄露给4S店,增加自己平台的活跃度”。

在此之前,另一位投诉者也发帖称,汽车之家在未获得本人同意情况下,私自公开本人信息,以至于其“每天都会大量接到骚扰电话”。

汽车之家近5年营收构成(单位:亿元)

五年的销售线索收入加起来,高达96.47亿元。五年来,销售线索的收入已经仅次于其第一大业务媒体服务之后,占总收入的接近四成。即使在2018年中国整个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该项收入依然稳步增长。

<div '="">

汽车之家近5年各部分营收占比

实际上,汽车之家对车商的会员服务费(即经销商订阅)每年都会上涨,而今年在全球车市低迷的情况下,其延续上涨的传统引来经销商不满。

1月11日晚,运通集团发布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鉴于汽车之家2019年相关合作费用出现极其不合理的涨价,建议暂时停止与汽车之家的商业合作。”该邮件由运通汽车集团总裁李竑确认,并要求立即执行。

两天后,上海永达集团宣布,即日起暂时停止汽车之家所有新增会员、广告计划合作审批。同一天,庞大集团也加入了抵制阵营。

某车商销售人员徐蕾(化名)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他们2018年购买汽车之家会员线索服务的费用是12万元,全年收到上千条线索,最后成交的线索只有五六条。“今年会员费涨价到20多万,我们就没再续。”徐蕾说。

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当也可能违法

频繁接到车商骚扰电话让一些用户深恶痛绝,但也有用户对燃财经表示,汽车之家实际上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中介服务。既然用户询价时主动输入了电话,就应该做好接电话的准备,不必过分苛责平台。

他建议,现在的打车和外卖平台都会使用虚拟电话供买卖双方联系,这种做法汽车之家可以借鉴,能有效防止用户信息二次泄露。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律师王素远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从汽车之家平台通过询价收集用户信息并提供给车商的操作,及其《个人信息保护声明》的内容看,这种方式可以看做是一种“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但在司法处理上,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交易的个人信息是否脱密处理(模糊掉个人隐私)。

他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他认为,即使平台在搜集个人信息时提供了《个人信息保护声明》,也不能完全免除平台的责任,而将个人信息收集后出售获利,很可能涉及违法违规行为。

另一名律师表示,平台提供的《个人信息保护声明》中,使用的是“分享”的说法。“分享”与“有偿提供”是两个概念,用户在注册时即便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会被提供给车商,也很难想到平台会借此盈利。因此,这一声明存在瑕疵。

同时,他认为,相较于大多数国外网站会将“声明”置于网站最显眼位置的做法,汽车之家的提醒是否到位也值得商榷。这一声明是用灰色字体显示,如果用户不仔细阅读很容易漏看条款。

他认为,汽车之家的声明写明了个人信息的用途,因此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汽车经销商、厂商及集团并不涉及违法,但如果将个人信息提供给除了车商之外的第三方,例如房产中介等,就涉嫌泄露公民隐私。

汽车之家自己也意识到其平台“个人数据”这一敏感问题。其在财报的风险因素中披露: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运营的公司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监督。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强对互联网数据隐私的监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