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造成的负面影响,你该怎么化解?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本书第一作者苏珊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她的作品被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第二作者克雷格是美国知名的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也是全美多家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两人合写过多部作品,这本书出版后,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下面,我们跟随两位作者的视角,一起来看看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人,该如何自救。

“有毒父母”

你脾气暴躁,以为是自己的问题,不曾想是受父母的影响;你性格孤僻,以为是天生的,不曾想是父母的示范效应。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有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爱、独立和尊重,这样的原生家庭往往幸福美满;有的父母给孩子带来恐惧、暴躁和负罪感,这样的原生家庭往往伤痕累累。

最常见的伤害有三种:精神操纵,让孩子大事小事都对自己言听计从;使用暴力,动不动就打孩子;言语虐待,经常贬低或辱骂孩子。作者把这样的父母称为“有毒父母”,他们对孩子的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变得像父母一样暴躁或者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伤害那么明显,为什么孩子不会抵挡、反抗或者想办法解决父母造成的伤害呢?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个词——情感盲区,很多人都不会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跟自己的父母联系起来。这就涉及到“有毒家庭”孩子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

有的人从学什么专业、在哪个城市工作到选哪个类型的配偶,都由父母说了算,自己完全没有做主的余地。但是,如果问她,“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你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呢?”她可能会回答,“他们都是为了我好。”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合理化”思维模式,即用自己能接受的理由对事物做出解释,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的可能性。比如,“父亲这么做,有他的苦衷。”“母亲对我大吼大叫,是因为她压力大。”“父母想得比较深,他们这么做有合理的理由。”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自我欺骗。

另一种思维模式是否认“哪有这么糟糕,父母对我很好。”“根本就没有这回事,父母骂我,我也没往心里去。”这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模式,它甚至能让一些人忘记父母曾经的所作所为。但否认带来的宽慰是暂时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压力没法疏通,当问题再次出现,你得一边竭力回避,一边背负巨大的压力。

合理化和否认不利于解决问题,只会让你对问题视而不见,陷入“情感盲区”,继续充当受害者。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正视问题。

解毒药方

不管是合理化还是否认,其中的关键是,你认为父母不是故意的,他们有正当的理由,可以原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作者指出,父母造成的伤害,无关他们是否故意,我们都要指出来,要让他们知道。首先,你可以试探一下自己的内心,把一棵树、一把椅子或者一条河想象成父母,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心里话。在这个环节,你会听到自己本应该说却从未说出口的话。

接下来,你就可以给父母写信。作者指出,信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中还有一些技巧。信要写两封,虽然信的内容可能相似,但你与父母双方的关系和情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需要定制化。信最好以“我想对你说些以前从未说过的话”开场,让父母一开始就明白你的写作意图。

在信的内容上,作者给出的框架是:

001 父母之前的所作所为。

002 你当时的感受。

003 你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

004 你现在对父母的要求和期待。

这四个要点,基本覆盖了你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让你的思路更清晰。写完之后,最好先放一旁,等过两天再拿出来看看,检查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确认之后,就可以交给父母了。

总结一下,对照自己,父母有没有对你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有,可以尝试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跟父母深度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苦恼和期待,迈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