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个团队的关键在于,真诚的讲情,清楚的讲理。换做前些年,我可能会直接回答你一系列的团队/项目管理流程,或者是分享一些自己的管理经验。但是最近这些年,情凌驾于理之上的事情见得多了,我的想法也不再像前些年那么“固执”了。 项目/团队管理过程中用到的理还是先从团队管理流程和规则上开始,想带好团队,首先要自己掌握管理团队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程度的认知,即便是再怎么用情,也适得其反。
要让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团队存在的意义,以及团队的优势、劣势,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你对团队定位及发展的个人计划等。清楚的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也是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你的本心,让志同道合的成员知道,该用何种方式方法去与你协作,达成目标;亦或者是通过表达内心,听取来自团队成员中不同的声音,并进一步纠正并丰满自己的想法,让团队认知达成一致。
合理地指定团队的工作计划,并通过一些图表的方式将计划呈现,便于团队成员理解。例如团队在执行任务或项目时,制作项目管理相关的图表,WBS分解图,时间计划甘特图,例会计划等。然后让全员确认,并按照提前约定的时间计划逐步推进工作中的任务和项目,以按时按量地完成团队任务。
为团队的每个人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制定MBO考评机制(或者参考类似的绩效目标考评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此举目的不只是将个人目标呈现在纸面上,而是让团队成员能够清楚,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时刻明记自身的使命。
为每一项团队任务做好Plan B,这种情况很多,例如无法避免有人员离职的情况,或者因为发烧感冒的紧急事件而暂时无法参与工作的情况。好的管理者,会为每一项任务设定Plan B,甚至为每个团队成员设定好备份人员,以备不时之需。 项目/团队管理过程中用到的情先讲理,后讲情,这也是我对管理工作的一种认知。虽然有时候会出现情大于理的情况,但我个人认为,常态应该是“理大于情”。
相信看到“团建”这个词,每位都有很多回忆,无论你是刚进入社会,还是职场老鸟,都会对“团建”充满期待。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从内心抵触“团建”的朋友,说实话,最初有过一段时间,我不喜欢公司的氛围,甚至讨厌一些人逢场作戏的姿态,一度拒绝参加部门团建。但是,作为管理者的你,位置已经转变,团建是培养团队成员间联系的最好方法之一,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一起外出郊游,一起打一次野战CS,这都会潜移默化地增进团队凝聚力。
每个人除了工作,都还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但由于现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生活圈子已经被挤压的没有多少空间了。所以,作为管理者,清楚地记忆每个人的故事,了解ta的生活,了解ta的近况,对你来说,都会把距离拉近。比如记住每个人的生日,比如记住他有没有暗恋的姑娘,比如记住她是不是刚刚失恋。。。也许这些琐碎的信息更像是八卦来的,但是人食五谷杂粮,皆有情感,而这些情感对旁人来说,往往都看似琐碎,但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但是,了解归了解,不要越线)
和成员一起解决一两件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会极大地帮助培养团队间的工作默契。这一点是很多管理者办不到的,因为一方面管理者有自己的任务要做,往往已经被耗尽了精力,没有心情再去跟踪具体问题,或是帮助成员解决某个烧脑的课题。但即便如此,如果可以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多去陪团队成员共同解决某个问题,会极大地提升默契度。 理,是团队运转的指南针;情,是团队关系的粘合剂。 作者简介:科技公司资深项目经理,专注企业信息化领域解决方案,长期分享职场、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优质内容,爱交朋友,感兴趣的朋友请保持关注。 |
|
来自: blackhappy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