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与无极:宇宙的归途。

 厚德载物乾 2019-03-16

太极与无极,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哲学一个巅峰之作,最早论述太极、无极,其实是在《周易》,周易对于太极无极的说法 ,还是比较原始的,“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其实是一个宇宙的开始,所以他具有两重个属性,一种是时间属性,一种是空间属性,两者都能得到非常好的统一。

关于宇宙论,在《列子》中还有一个理论,叫做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这种气、形、质之间的差别,来定义宇宙的开始与发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宇宙观。

可以说列子所代表的宇宙观,与周易的宇宙观是非常相似的,其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那就是“太”,这个字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说爷爷,前边再加一个太字,就变成了爷爷的爸爸了,所以太易是生易的开始,而太极则是极的开端,而太极之前,还有一个无极。

易生太极,太极生极,极有阴阳,阴阳分四象,这个就是周易的思路,也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随着佛教的传入,特别是佛教教义的翻译,很多知识其实都被中国本土的知识同化,比如宋代的周敦颐在佛家的基础上,写了一本叫做《太极图说》的文章,这篇文章将佛家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非常好的融合在一块,开启了整个宋明哲学的先河。

这种无极而太极的思路,其实就是一个抽象与具体的区别,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按照佛家的比喻,那就是一海之中有万波,一波之中有全海。也就是说,一个海里可以泛起无数个波,而每一个波又包涵了所有海的信息。

这种观念,真的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在宋代以前,基本上的诊断技术都是零散的,只有一个脉法被系统化,其余的诊断,都没有系统化。

比如,有的人用一个年月日时,就可以看到整个事件的发展,昨天还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股市的,那本书预测股市的涨跌,已经预测到了30年之后,而前几年的预测都是非常准的,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太极而无极的观念作用下,用中国的数术做到的。

早在宋代,有一个预测高手,叫做邵康节,他发明了梅花易数,预测就非常准,这种准度就是基于太极、无极的思路,即太极而无极,一个时空点是太极点,但是其能包含的内容却是无极的,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界限的。

无极而太极,就是气散归宇宙,那么就是无极,无处可寻,但是聚为一处,那就变成有超强能力的个体,可以看到无限,而这个就是我们作为判断事物的起点。

天地之气,聚于一处,那就能成为生物,具有了非常强的能量、信息等要素。天地之气,散归宇宙,则信息、能量等都离散了,变得很难感知。

所以一物之变,可以观测到宇宙之变,一人之身,可以看社会之变。寸口脉只是三寸而已,但是可以候全身的气机变化。

耳朵也可以成为诊断疾病的根据,眼睛也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根据,舌苔也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根据,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看到全身的状态。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到家族的信息,可以看到父母的身影,可以看到居住环境的好坏,等等。

所谓的全息论,比我们的太极理论晚了一千年,根本不是一个能量级,其中延生出来的技术也是不一样的,根本没法相提并论。所以现代人研究中医,非得套用全息,真的让人哭笑不得。数典忘祖,甚是可惜,也足见现代人的肤浅与对古代哲学缺乏最基本之同情。

中国古代之学术,基本上都是基于太极理论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宋明两代发展出现的预测学说,已经超越了古代的占星术,因为占星术是以庞大的宇宙来观微小的人间,而太极理论因为已经细化,已经精炼了,是通过微小的人间变化来看整个世间,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奇门遁甲、大六壬、梅花易数,预测都到了非常精细的地步。

所以,用这些理论,去预测,不要说股市能够预测准,其余的很多事情都能预测准。为什么要大讲特讲预测术呢?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理论,太多的胡说八道,太多的事后诸葛,只要求能够解释现象就行,这就会让很多人是非不分,只有预测准了,才能证明其所说才是正道。

太极是一个集中了时间与空间的单元,所以根据太极,能够判断过去的时间发生了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同时也可以判断地点。但是,因为空间是多维的,所以很多时候,空间的预测是最难的,而时间是单向的,最简单的,所以我们习惯的用时间来代表空间,把所有的人体简化。

空间被简化,并不代表空间无效,而是空间太重要了,所以凡是我们遇到很多方法都无效的时候,很有可能是空间出了问题,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都将空间问题作为核心重点,但又没有人能够突破一样。

大家都知道《万历十五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只是黄仁宇在书中穿插了他的历史观,大家要好好看一下黄仁宇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里面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观,他的历史观念之所以比别人的先进,几乎成为各大高校历史系的必读参考书,其中一个核心要点就是他的历史是空间的历史,不是时间的历史。

在空间范围内,时间是简单的,也是单调的,但是在时间范围内,空间是无法捉摸的,空间是充满了变化的。黄仁宇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中国历史的走向其实主要还是围绕着所谓的15英寸等雨线,一个等雨线下的中国历史,造就了所谓的三大帝国。在他那儿,历史就变成了地理的附属,五千年的历史,只是一个等雨线的注脚而已。

无极与太极,就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包括后来的太极生两仪,所谓的两仪,其实就是阴阳,也是包含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无极与太极,两仪着重在了时间上,而忽略了空间的作用。我们《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其实也是提炼了时空中的时间要素,而把空间要素忽略了。

    以上为易道春秋班的部分内容,后期将公布部分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