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第十六讲 “知行合一”的潜意识剖析

 心明斋 2019-03-16

人们已经认识到:但凡大企业家都是哲学家。比如,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认为,人的内心是有多重结构的,是由多个同心圆分层组成的。从外层到内核五层:


1.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和伦理;


2. 感性——掌管五感或感情等的精神作用;


3. 本能——为了维持肉体的欲望;


4. 灵魂——是围绕在真我之上的现世的经验与孽;


5. 真我——在内心深处,是核心部分。充满真、善、美。


老人家的观点:管理要学“阳明心学”。


我再重复一遍以前的观点:


知行合一,不是说到做到,不是言行一致,不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是少说多干,“知行合一”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说的是“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


知行合一意味着“思想与财富是一体的”;


知行合一指的是“价值观是利润的源泉”。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知行合一分解为三重含义:


知行合一的第一重含义是:作为存在形式的人的类本质;


第二重含义是:作为“事上磨”的机理的人的本质特质;


第三重含义是:作为天理的“一”的本质。


有诗为“药引子”:


心即天理即良知,知善知恶本天成。


遮蔽良知取经路,三十而立事上磨。


知行本是一体在,人不思考行何物?


良知变现即圣人,此心光明中华魂!


国家为什么要倡导“价值观”?


企业为什么要提企业文化?


为什么人类会出现沙因,威廉-大内?


他们为什么会提出企业文化的那些字字句句?



因为这些理念和价值观是“知”,他们会呈现在“行”(产品和服务)中,并被使用者感受到(事上磨),这种感受不仅是视觉上的耀目,不仅是味觉上的甜蜜,不仅是听觉上炫晕,更是“良知”的解蔽,心镜的磨亮。因为天地间最珍贵的宝贝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内心的觉醒,良知的呈现,是人类最大的喜悦和快乐!远远胜过生理感官从外界获得的快乐感。


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扩展了“行”的内涵。他曾说:“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我们可以从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的“基本隐形假设”理论来进一步理解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观。


我们再来对照着美国心理学家沙因的企业文化“洋葱头模型”辅助我们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沙因将组织文化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人工制品(Artifacts)。


人工制品是那些外显的文化产品,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如制服),但却不易被理解。


2.信仰与价值(Espoused
Values)。藏于人工制品之下的便是组织的“信仰与价值”,它们是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哲学。


3.基本隐性假设与价值(Basic Assumptions and Values)。



组织文化的核心或精华是早已在人们头脑中生根的不被意识到的假设、价值、信仰、规范等,由于它们大部分出于一种无意识的层次,所以很难被观察到。然而,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理解每一个具体组织事件为什么会以特定的形式发生。这些基本隐性假设存在于人们的自然属性、人际关系与活动、现实与事实之中。


这就是“知”的含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有人说,“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这是有些畏惧“思考”的一种自我安慰的选择。其实,所谓的“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以看出,“行”包含的范围很广,心中萌发的意念也可以看作是“行”。



在今天的中国,“知行合一”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知”上。长期以来,我们信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经验层面的表述,把自己“不知礼节”的丑陋归因为“仓廪不实”,然后,就可以继续不知礼节,等到“仓廪实”的那一天,我们再知礼节。这是不对的,“仓廪不实”时,我们也要“知礼节”!,知礼节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是人。



许多人因为畏惧思考或畏惧别人思考,而选择推崇“实践”“实干”“实效”等“左倾字眼”,似乎“干”或“行”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可以脱离“思考”或“知”而独立存在的,这是一个逃避思维,但,我们是逃不掉的。因为,知与行是合一的。



所以,知,就是事上磨的目的,行,就是事上磨的本身。当大多数人都想躲在“实践”的城堡里的时候,走上“思考”荒野的人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因为你没有后援,你只是前锋。


阳明先生对“知”的界定是非常勇敢的!



在《传习录-徐爱录一》中: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我们看,阳明先生的这段话是为了治病而下的药,“一棒一条痕,一捆一掌”“只为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为的是“时时刻刻须是,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为了点醒众人,阳明先生已经不计较所谓“对与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