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小人物的生活哲学,《米格尔街》有“门路”

 心本心123 2019-03-17
经典 2019-2-23 2019-03-17 00:29:12 3952人阅

 

重庆市大足中学 曾晓慧

《米格尔街》是写于1959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他以少年的视角,勾勒了一幅小镇生活的风景画。这里, 令人心酸的过往都融入了日常的起居谈谐, 在适当的时候成为撬动人生情节的杠杆 , 从而使一帮街头小人物的故事演绎出某种悲剧风格。疯子、诗人、智者、小丑……他们卑微、古怪乃至滑稽可笑的动机透露出“理想”本身所包含的悲凉,却又作为真实活过的证据,让人肃然起敬。

/阅读时间/

小人物的生活哲学

正如老舍所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米格尔街》全书没有刻意装裱恢宏大气,只是在一件件起居小事间细嚼慢咽出黑色幽默,这种幽默映射出人伦道德与生活哲学——没有针对性的毁灭却具极大的普适性——让人懂得生活就是闲着没事却又突如其来打磨原来的自己。

01.无法改变的现实,不如去面对它

<原文摘录>

伊莱亚斯乘飞机前往英属圭亚那,参加了考试,没能通过,便飞回来。海特说:“我见到一个从巴巴多斯来的人,他对我说在巴巴多斯非常容易通过考试。”

伊莱亚斯飞往巴巴多斯,考试再次失败,又飞了回来。海特说:“那天,我见到一个从格林纳达溜来的人……”

伊莱亚斯说:“闭上你的臭嘴!都住在一条街,别让咱俩成为冤家。”

……

伊莱亚斯从此便开起一辆垃圾车,当上了街头贵族。“这活用不着理论,”伊莱亚斯说,“很实际,我的确喜欢这份工作。”

<现实映照>

西瓜男孩:不把命运当借口

“西瓜男孩”的称号让18岁的李恩慧被大多数人熟知。今年参加高考的李恩慧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负担他的学费。懂事的李恩慧没有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没有抱怨现实的残酷,而是用努力生活的态度改变着这一切。他通过卖西瓜的方式,为自己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刚开始的时候,一天只赚几十元,后来多的时候一天能赚一百多。每次看着越攒越多的钱,李恩慧觉着自己离警察梦越来越近了。李恩慧说:“我相信这些不好的都只是暂时的。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考场速写>

并非所有人都能顺顺利利,安然处事。有的人必定要经历多舛的命运,迎接生活的不如意。就像《米格尔街》里的伊莱亚斯,用尽了全力,也仍旧考不上自己心仪的学校,虽然从此只能去开垃圾车,但他愿意去面对现实,道一声“我的确喜欢”。就像“西瓜男孩”,家庭贫困的现实没有阻挡他向前的步伐,他用卖西瓜的方式来让“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02.生活如立危崖,寻个开心也好

<原文摘录>

起初我以为海特只带我一人去体育场看板球,后来才知道除我之外,海特还带去附近四五条街上的十一个孩子。我们在售票处排成一行,海特大声数完人头,喊道,“一张整票、十二张半票。”

许多人停下来,观看着。

售祟员问:“十二张半票?”

海特低头看着自己的鞋,答道:“十二张半票。”

我们在海特的率领下,兴高采烈地拥进体育场,找坐的地方。有人喊道:“他们都是你的吗?”海特微微一笑,令人感到更像是那么回事儿。我们都坐下之后,他又指点着,大声地数了遍人头。他说:“我可不想回家时少一个,让你妈要死要活的。”

<现实映照>

面对死亡,她笑着给自己开追悼会

2018年8月,一段视频在网上大火,引无数网友感动落泪。视频中的女孩名叫王越,她身患癌症。在生命进入倒计时后,王越做了一个决定:为自己办一场盛大的追悼会。这个开朗的东北女孩穿着最美的裙子,在舞台上笑容满满慷慨陈词,重新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她认为自己没有留下遗憾。见朋友落泪,王越幽默地用东北话调侃“给我憋回去”。王悦用她的幽默打破了生活的严峻,诠释着乐观的真谛。

<考场速写>

幽默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平凡单调的日子里,不失去对生活的调侃。以乐观的方式面对生活,不仅自己开心,也会给别人带来开心。就像《米格尔街》里的海特,他是认真地在幽默,用行动讲一个好笑的笑话,而自己却能憋住不笑。也像东北女孩王越,面对死亡,她笑着给自己开追悼会,用乐观化解悲凉。

/书评范本/

一街一世界

文|木木

20世纪是人类迄今为止经历的最为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的时代。一大批文人、作家、学者由于政治的、宗教的、个人的原因,或自愿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漂泊于世界各地,在异国他乡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他们的创作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复杂、迷人的文化景观之一。

众所周知,奈保尔也是一位移民作家,在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辞里,他被称为“一个文学世界里的漂泊者”。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成了特立尼达的“流放者”,英国的“外来者”,印度的“海外浪子”。这种文化上的精神分裂、个人的疏离感和轻飘的失重状态,让奈保尔的小说充满了别样的色彩。

《米格尔街》中《博加特》的同名主人公原名“佩兴斯”,电影《卡萨布兰卡》在特立尼达走红之后,米格尔街上的人都以电影主人公的名字“博加特”来称呼他。这个沉默的人,在离开米格尔街又回来之后,成了“街上最令人胆颤的人,甚至连大脚都承认害怕他”。而在第二次离开又回来以后,他“讲着一口地道的美国腔英语,兴许为了使自己的模仿更加逼真,他开始向孩子中间扩张”。《直到战争来临》中,战争爆发后,爱德华彻头彻尾地投靠了美国人。他的衣着越来越美国化,还学会嚼口香糖,就连说话也拼命“撇”美国腔。这些可笑的模仿是对可以确定的文化的向往(当然这也是奈保尔本人的向往),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迷失,一种光靠模仿不能解决的新独立国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但无论怎么模仿都改变不了他、他们那“他者”的身份。

值得庆幸的是,奈保尔很快就认识到了,“在作家身份的掩盖下,隐藏印度侨民血统的做法,无论对我的素材还是对我本人都带来很大的损害。……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拼命地想找到一个答案:作为一名作家,我所需要的可能是什么样的素材。突然有一天,我眼前豁然开朗,我茅塞顿开……我非常简练、快速地写下了我记忆中最普通的事情。我写了有关在西班牙港的街道,我的童年生活曾有一段时间是在那里度过的。”

《米格尔街》只是奈保尔五十多年创作生涯的起点,但是这一起点却极有高度。奈保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颗敏感的心。在《米格尔街》里,他揭示了第三世界人们的普遍困境,他的描写无情而又真实,使读者看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生追求的多样性。由此或许我们可以说多样性正是后殖民地区人们的存在方式。虽然孤独、失落弥漫在米格尔街上,可是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奈保尔的渴望,对归宿的渴望,对文化家园的追寻,感受到他—— 一个处处无家又处处为家的“世界公民”——的思索与启悟。(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