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预测评说 卦爻辞的预测应用

 中医沙龙 2019-03-17

周易预测评说

中国图书出版社200612月版

第二篇  周易预测史

本篇提要:以卦爻为基础、以干支为主导的复合型信号系统与三级解读工具(卦爻辞、八卦物象、六亲)的形成和有机统一,使周易预测由经验型预测走向科学型预测。

第五章  卦爻信号初级解读(卦爻辞)

第五节  卦爻辞的预测应用

64卦进行预测,都要通过起卦找到一个对应的卦,称为主卦或本卦,并确定本卦的动爻,也称发动之爻。动则必变,阳爻变为阴爻,阴爻变为阳爻。爻变则卦变,从而又变出另外一个卦,这个卦就称为变卦,也称为之卦,即主卦变出之卦。

卦反映的是事物的总体状态和宏观背景,主卦反映的是原初状态,变卦反映的是未来状态,动爻反映的是事物变化的动源,变爻反映的是事物变化的趋势。

用卦爻辞进行预测,从其全过程来看,起卦环节比较复杂,而断卦环节非常简单。断卦的基本方法是:主卦无动爻,以卦辞定吉凶;主卦有动爻,以动爻的爻辞定吉凶,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卦辞看吉凶;在以主卦卦辞或动爻爻辞占断中,必要时结合变卦的卦辞或爻辞看吉凶。

满天澄、巩衍杞、卢燕丽《中国文化发展简史》在谈到《周易》的算卦术即用卦爻辞解读信号这一问题时指出: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可见他是十分尊崇这部典籍的,可是他并不相信这种算命术。《周易》的这种算命术,虽然不是科学的预测,但是它在古代算命史上是一大进步。这种算命术依靠数学的演算,导出某种卦象;依据以往的经验,推论未来的动向。同龟卜相比,它重视人的理性活动,不是一切听命于神灵的摆布。更值得注意的是,卦辞、爻辞讲的那些事,作为类推的前提,往往有劝诫之义,或教导人吸取教训,或教导人通过悔恨、反省改正自己的言行,可以避免失误,化凶为吉。例如《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意思是说,有功劳而又谦虚谨慎,这样的人有好结果,吉详。劳,功劳。终,善终,好的结果。《豫卦·六三》:“盱豫,悔,迟有悔。”意思是人在如旭日上升的时候而贪图享乐,则悔事将会接连而至。盱,通“旭”,初出的阳光。豫,享乐。迟,缓,稍后。有,同“又”。可见,《周易》虽然是古人占筮用书,但它体现了先民的忧患意识和避凶趋吉的向上之心,是先民生活经验和求生智慧的结晶。所以孔子一方面不相信《周易》的算命术,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这部典籍,认为学好《周易》的卦、爻辞,可以不犯大的错误。(第52-53页)

用卦爻辞解卦,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卦例都是春秋时期的卦例,而这个时期的预测方法已经向前发展了,综合性比较强了,没有那么纯粹了。

一、用卦辞断卦

用卦辞占断大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主卦无动爻,无法使用爻辞,只能用卦辞来占断。

卦例:

《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这一年晋国攻打郑国,楚国派兵救援郑国,于是爆发晋楚鄢陵之战。这时晋侯占了一卦,得《复》卦,没有动爻。史官说吉。卦辞是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意思是南国(楚国)处境窘迫,楚军头目被射中眼睛,故楚军必败。

说明:

这段卦辞可能来自《易经》的早期版本,因为今本《易经》中《复》卦卦辞是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第二种情况:主卦有动爻,出现了变卦,但仍用主卦卦辞占断,或以主卦卦辞为主,结合变卦辞来占断。

卦例:

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卫襄公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究竟谁继位合适,卫大夫孔成子拿不定主意,于是占了一卦,主卦为《屯》,初九爻动,变卦为《比》。《屯》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比》卦的卦辞是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史官按主卦卦辞占断,孔成子则把主卦与变卦的卦辞结合起来进行占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孔成子很可能早就拿定了主意,只不过以此来寻找理由,所以最后还是按他的解释立了那个叫元的为国君,而没有立另一个。

第三种情况:以变卦卦辞占断。

卦例:

据《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鲁成公的母亲穆姜与一大夫私通,合谋政变未遂,被迁于东宫。穆姜占问前途,主卦为《艮》,有4个动爻,初六、六四、六五由阴变阳,九三由阳变阴,变卦为《随》。《艮》卦的卦辞是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随》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无咎。史官说《随》卦有外出之意,劝其速逃。可能是穆姜故土难离或故宫难离,亦或是心怀愧疚,亦或是自知逃跑无望,所以她把变卦的卦辞元亨利贞解释为四德,称自己淫乱祸国,四德皆无,断言自己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二、主卦只有一个动爻,用动爻爻辞占断

这种占断方法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按爻辞的断语论吉凶,断语是吉即为吉,断语是凶即为凶。比如起卦后得到《丰》卦,六五爻动,此爻的爻辞是来章,有庆誉,吉。那么不用管爻辞中其他的意思,断语是,则预测结果为吉。

第二种情况:爻辞中无断语的,按叙事语本意论吉凶。比如,起卦后得到《咸》卦,初六爻动,其爻辞是咸其拇。咸,感;拇,足大拇指。足是用于走动的,可引伸为一般意义的行动。现在只有足的大拇指有些感觉,那么要动的话,就只有这个大拇指可以动一动,其他的足指还不能动,当然整个脚就更不能动了。这个意思很明显是说事情还不可行动,不可进行。此时动则凶,不动则吉。

第三种情况:对爻辞灵活运用,结合实际情况定吉凶,往往是原来的吉凶断语被否定了。前面曾提到刘大钧《周易概论》一书对断卦中吉凶各有理现象的评议,其中实际上涉及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据辞据象占断各异;另一种是就爻辞本身也意见相左。这就是对爻辞的理解和运用问题,表面看来是对同一爻辞理解上不一致,而实际是灵活的理解超越了爻辞的本意。这也是卦爻辞作为初级的信号解读工具,其局限性或其缺陷的一个反映。

卦例一:

王充《论衡·卜筮篇》所载孔子解占的卦例。原文是:

鲁将伐越,筮之,得“鼎折足”,子贡占之以为“凶”,何则?鼎而折足,故谓之“凶”。孔子占之以为“吉”,曰:“越人水居,行用舟,不用足,故谓之吉。”鲁伐越,果克之。

鼎折足是《鼎》卦九四爻辞的一部分,其完整的爻辞是:鼎折足,覆公踈,其形渥,凶。很明显,子贡解卦是依据爻辞本意,不但鼎而折足可谓之,而且爻辞中本身就有的断语。孔子解此占之妙,在于他并没有撇开爻辞,而是活用爻辞。

卦例二:

据《周易古筮考》卷四记载:清人纪晓岚参加乡试前,老师为其占卦,得《困》卦,六三爻动,其爻辞是: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老师说不吉利,纪不以为然,说:我看这卦不错,我还没有娶妻,谈不上不见其妻,凶。依我看,可能名列第二。困于石,就是第一名的姓名中可能有石字或以石字作偏旁的字。发榜之后,纪果然是第二名,而且真的第一名姓石,第三名姓米,应了爻辞中据于蒺藜之意。这恐怕是最典型的异类相比的一个卦例。这种牵强的解卦方法同样暴露了卦爻辞解读功能的局限性或缺陷。

三、多爻动的占断

起卦之后,如果得到的卦有两个以上的动爻,占断起来就比较麻烦。对于这种情况,根据朱熹的说法,并综合其他各种说法,其占断的基本原则大体是这样的:

两个爻动以主卦两个动爻中居上位那一爻的爻辞为依据进行占断。比如,得《乾》卦,初九、九二爻动,则按九二爻的爻辞进行占断。

三个爻动以主卦卦辞为主,结合变卦的卦辞进行占断。(也有一种说法:取中间那个动爻的爻辞进行占断。)比如,得《坤》卦,初、三、五爻动,变卦为《既济》。《坤》卦的卦辞是: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既济》卦的卦辞是:亨小,利贞。初吉,终乱。从《坤》卦的卦辞来看,总的情况比较有利,但这个利是有条件的,所以《既济》卦的卦辞很有参考意义,搞得好则吉,搞得不好,很可能就是一个初吉,终乱的结局。刘大钧教授的《周易概论》一书提出: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所遇本卦及变卦之辞全然不同—— 一卦卦辞吉,另一卦卦辞凶,试问若以朱熹之法,我们又何以解占呢?(第137页)很明显,这里的关键在于分清主次。

四个爻动:以不变的下位之爻为据进行占断。在这种情况下,变卦中有两个爻未动,是不变之爻,占断时以这两个爻中居下位之爻的爻辞为依据。比如说,得《震》卦,第二、三、五、上爻动,变卦为《乾》,其初、四爻为不变之爻,其中初爻居下位,其爻辞是:潜龙勿用。即以此为据进行占断。

五个爻动:以不变之爻为据进行占断。在这种情况下,变卦中只有一个爻是不变之爻,即以此爻的爻辞为依据进行占断。比如说,得《萃》卦,初、二、三、四、五为动爻,变卦为《泰》卦,上六为不变之爻,其爻辞是: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以此为据。

六个爻动:用变卦卦辞占断。这是指主卦六个爻都动,全变了。这种情况,朱熹的说法是: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意思是说,遇六个爻全变的情况,《乾》、《坤》两卦以用爻的爻辞占断。即《乾》卦以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占断,《坤》卦以用六爻辞利永贞占断。那么其余的卦呢?则以其变卦卦辞为依据进行占断。对此,刘大钧《周易概论》一书说:查之春秋筮例及其它先秦典籍,亦无此记载,故朱熹所云,也只是揣测之辞。(第137页)

其实问题并不在这里。笔者认为,应当把三种情况区别清楚:第一种情况是六个爻都不变,用主卦的卦辞占断;第二种情况是三个爻变,以主卦的卦辞为主、变卦的卦辞为次进行占断;那么第三种情况,即六个爻全变这种情况,单纯用主卦的卦辞或者是以主卦的卦辞为主都不合适,而是应当颠倒过来,以变卦的卦辞为主,以主卦的卦辞为次,这样才比较合理,与其他的规则也能够协调一致。至于《乾》、《坤》两卦,那就是特例了。而这两个特例正好说明,六个爻全变的情况是不能用主卦的卦辞来占断的。

四、据辞据象并用

据辞据象并用的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相互结合的综合占断,一种是两种意见相互否定。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已经突破了单纯用卦爻辞进行占断的圈子。如果说活用卦爻辞只是对卦爻辞的理解和把握问题,那么据辞据象并用的情况则已经动摇了卦爻辞作为信号解读工具的独尊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