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冰岩,男,1992年生人,祖籍河北,现居成都。从事山水画创作与学术研究。 师从著名山水画家、美术理论家、学者:程大利先生。著名书法篆刻家、画家、学者:方晓先生。 毕业于四川绵阳师范大学-国画系,文学学士学位。考取高级教师资格证。大学毕业同年,录取于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课题组学习。进行山水画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 期间所创作传统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展并被各届友人收藏。 ![]()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之中,作为背景、风景居多。直到隋唐开始独立,五代、北宋山水画逐渐兴起,南北竞辉,技法趋于完备,进入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直到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注重心象,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至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大画科,在于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沈宗骞-《芥舟学画篇》中所述:“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规模粗备,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才可几于变化” 。) 笔墨之道,可谓路漫漫而其修远,程大利先生常教导弟子:“要静下来、淡下来、慢下来”。 “一副好的画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经得起反复的推敲。画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反复的去琢磨,反复的思考。画,贵在书卷气,贵在内美,贵在似于不似之间”。 ![]() 【吾师天地】程大利先生作品。 读书养性,以学养画,要求画者需耐得住寂寞。在当今越发追求“快”的格局下,反而要追求“慢”,这不仅是一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的修炼。幸而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好处。当今通行之便利,我辈更易师法自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书籍之丰富,更易查阅古今文献,从而进行学术理论上的研究。与古为徒在于书籍,师法自然在于山川。相辅相成,互相印证。如同两头往中间打通,周而复始,便可有望窥得此中玄妙之一二。 (董其昌-《画旨》中所述:“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 ) 有此可知,天地为师、师法自然的重要性。天地自然变化莫测,如同阴阳变化万千,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笔墨的体现,亦如同阴阳黑白之间的分寸,这是画者通过笔墨语言提炼出来的心象。 程大利先生讲:“目识心记 ,烂熟于心。凝神默想,一挥而就”。看也是一种学习,从自然山川之中去观察去体悟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善观者有望抓山川之魂。得山川之魂者便得气韵。能做到善观,就需要长期的观察、学习与实践,反复的提炼,完善与打破。周而复始、朝斯夕斯。此中不易,画者自知。 但若此中有真趣,心神向往之,便也不觉枯燥了。 戊戌立夏,游历蜀地青城,西域贺兰,略有所得所感,落笔于扇面,聊以记之。 部分作品,望师友雅正: ![]() 2018-【烟雨青城】-68x34cm。 ![]() 2018-【點打山河翠】-68x34cm。 ![]() 2018-【如梦杂草生】-68x34cm。 ![]() 2018-【贺兰写生】-68x34cm。 ![]() 2018-【青城圆扇】-50x50cm。 ![]() 2018-【方卡纸写生】-50x50cm。 ![]() 2017-【空山新雨后】-50x50cm。 ![]() 2017-【焦墨山水】-50x50cm。 记于:2019 年 03 月 17 日.
|
|
来自: 昵称6265049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