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中的“六郁”

 鉴益堂 2019-03-17
                                                                                                                                   包祖晓
[按语]“六郁”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是病机层面上的论述。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除都有一“郁”字外,在临床表现方面是毫不相干的。运用中医学中的“六郁”理论推演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是很牵强的,具有望文生义之嫌。暂且不论以开郁利气为主的越鞠丸、六郁汤等治郁名方对抑郁症是否有效,但其指导思想是错的,是张冠李戴的。希望大家重视,深入领悟中医名词术语和现代医学名词术语间的异同。
元代朱丹溪综合了六淫、七情等内、外病因论,首倡了“六郁”学说,将郁证分为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以外感、内伤导致气郁为先,其他郁证相因为病,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化,而成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六郁可转化兼夹,其中以气郁、痰郁、血郁三者为要。《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从病机角度开创了郁证专题研究的先河,强调了气、血的郁滞是导致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明·虞抟在《医学正传》中首先采用“郁证”作为病证名称,进一步阐述“六郁”病因病机:“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或七情之抑遏,或寒热之交侵,故为九气怫郁之候。或雨湿之侵凌,或酒浆之积聚,故为留饮湿郁之疾。如热郁而成痰,痰郁而成癖,血郁而成癥,食郁而痞满,此必然之理也。又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消化,此六者皆相因而为病者也”。至清代医家,多综合《内经》五郁和朱丹溪“六郁”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气血津液之郁的病因病机,如清代何梦瑶《医碥·郁》提出:“六淫七情,皆足以致郁,如外伤于风寒湿之气,皆足以闭遏阳气,郁而成热,固也。暑、热、燥三气亦足令气郁……至于七情,除喜则气舒畅外,其忧思悲怒,皆能令气郁结,而痰食之遏闭,水湿之停阻,又可知也”。江涵暾《奉时旨要》说:“郁有六气之郁,风寒暑湿燥火是也;有七情之郁,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有人事失养之郁,气血痰食是也,当分治之”。将郁分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调养失当所致三种,使气血津液之郁的病机内容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六郁的证候表现,《丹溪心法·六郁》概括为:“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者是也”;“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后世医家进一步补充了六郁的证候表现,如《证治汇补·郁症》曰:“然有病久不解而成郁,有郁久而生病,其症有六:脉多沉伏,胸满胁痛,脉沉涩者,为气郁;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遇阴寒便发,脉沉滞者,为湿郁;胸膈满,动则喘急,起卧怠惰,寸脉沉滑者,为痰郁;目蒙口干,舌燥,小便赤涩,脉沉数者,为热郁;四肢无力,能食便血,脉沉芤涩者,为血郁;嗳酸腹饱,不能食,左手脉和平,右手脉紧盛者,为食郁”。对六郁的治疗,《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治郁之法,顺气为先,降火、化痰、消积、分多少而治”,并创立了越鞠丸、六郁汤等治郁名方,以开郁利气为主。丰富了中医学对郁证的治疗内容。这些治疗法则,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所习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