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岁儿童心理规律及养育重点

 肯定式教养 2019-03-17

3岁之前是最重要的儿童依恋形成期。

如果依恋形成期孩子得到了父母爱的关注,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会感到安全,变得自信,会主动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建立了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心理更健康;而缺少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容易叛逆、孤独,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3岁之前最好不要让老人带养,而应该亲自抚养。从出生,父母就要跟孩子互动,提供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熟悉的声音等等,跟孩子建立王正的依恋关系。而且要对孩子多说话,有利于后期孩子的注意力、语言的学习。

3岁前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关键点----2岁宝宝叛逆期,自我意识的萌芽

因为2岁左右,生理基础开始成熟了,他从一个属于父母的人开始独立,要变为一个独立人。

孩子行走已经熟练,他开始走到户外。同时大脑的发育,孩子能够说简单的话,理解了语言,他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形成了自我意识。

这时期的孩子特点是好奇、模仿、以自我为中心。

因为他们刚萌发自我意识,内心还没有什么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所以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依靠本能,以自我为中心,因而表现的比较叛逆。他们喜欢顶嘴,以此来跟父母互动,探究自己的行为界限,从而逐步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而大脑的发育,又急需要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空白的大脑,所以具有非常强烈好奇心,喜欢学习模仿周围看到的一切。

在这不断的探索成长过程中,他们开始自我画像,形成自我认知,逐步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定位一旦完成,后期将很难改变。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三岁看大”关键。

所以,从2岁左右开始,父母一定要多肯定鼓励孩子,最大范围鼓励孩子去探索发现,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所以,3岁前的心理养育重点:肯定、鼓励、关爱、互动、抚摸、唠叨

搜索

复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