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讨好型的人通常都对别人的情绪非常的敏感,别人有任何一丝不悦或者心情阴云,他们都能快速而又及时的捕捉到,有时这种觉察甚至到了“自以为觉察”的地步。遗憾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通常是因为内心有一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他们有义务让别人高兴,似乎别人不高兴就是他们表现不好造成的,他们非常害怕别人对他们有不好的评价,为了维持住别人对他们好的评价,他们必须深刻提高警惕,关注着别人,为的是赶在别人指责自己时,及时调整自己,让别人对自己满意。 讨好型人格因为善于迎合他人,讨好他人,所以自己非常敏感,能快速感受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总是事事小心,生怕得罪了别人。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淡化自己的需求,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即使要求很难实现也会应撑下来,硬着头皮满足对方,在没能完成他人要求时,还会非常歉疚,频频道歉。 形成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和成长经历相关,若小时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遭遇过伤害,被人欺负,被孤立过,就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尚不成熟的认知中,他们会认为“如果我满足了别人,他们就会把我当朋友了,不会再欺负我了。”从内心里,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渴望被关心和关爱的,正因为缺失了太多关心,所以用自以为有效的办法获取他人的关注和好意。 1、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讨好型人格第一个特征是非常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由于觉得自己弱势,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感觉会被孤立,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他人的攻击,所以他们总是把自己真实想法藏在心里,而不是完全大胆勇敢的表露出来。 2、喜欢主动道歉 讨好型人格第二大特征是喜欢道歉,在和朋友相处以及工作中,她永远是那个喜欢道歉的人。如有个朋友打电话来,没接到,后来朋友没完没了的打过来,她内心是非常厌烦的,她其实很想对对方说,你不要打过来了,我真的很烦,但是她没有勇气说出来。她非常害怕产生冲突,所以她希望用道歉快点结束冲突,这是她们处理事情的主要方式。 3、会迎合他人 讨好型人格第三个方面特点则是喜欢迎合他人,在社交交往中,他们对待别人的观点经常会说,你说得很对,这种迎合来自他们内心的胆怯,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要厉害,所以会把自己降得很低。她们总是担心别人不高兴,但是却忘记了自我的情绪,自我声音是什么。所以她们活得小心翼翼,而不是自信满满,她们在人群中总是显得很不自在。 4、不懂得拒绝 讨好型人格第四个方面特点则是不懂得拒绝,讨好型人格因为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评价,他们会把别人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她们害怕拒绝,其实也是因为担心一旦拒绝他人,他人就会十分厌恶她们,而不拒绝,则是她们假装维持良好的关系,这可以减少她们内心的内疚与负罪情绪,但是无形中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更让自己活得很累。 5、没有原则和底线 第五个特征是没有原则和底线,因为在人际交往中,讨好型人总是忽略了自己,她们希望和她人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在交往中,有时会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一味讨好他人,在这种相处模式中,反而无法赢得她人尊重。 1、承担过多的责任 因为不想让别人不开心,所以别人吩咐什么就答应什么,这不仅是超负荷工作,而且会产生怨气、倦怠,从而适得其反。最终别人会因为你太过在意这些承诺而感到失望。 2、不敢表现自己的实力 讨好型人格害怕发挥失常的人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如难过、羡慕或敌对,因而经常“留一手”,不敢表露自己,后果就是,有机会都轮不到自己。 3、承受更多的压力 一个不懂说“不”的讨好型人格,最容易顺从别人的话。举个例子子,在酒桌上,明明很清楚不能喝太多酒,却对别人敬的酒来之不拒,最后难受的也还是自己。 怎样的孩子属于“讨好型”?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讨好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样避免将小孩养成“讨好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怎样是讨好型的小孩:很胆小也很敏感,总是表现得比较自卑,善于观察大人的脸色,做什么都没有主见,主要是根据大人的脸色来做事; 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总是让孩子觉得只有表现良好,才能获得关注和爱护,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只顾着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忽略自己的原本的需求; 父母原本也是讨好型,这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就会跟着父母的脚步走;
|
|
来自: 昵称32649950 > 《小初高学习方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