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杰斐逊时刻de启示

 远足客 2019-03-19

01.

「杰斐逊时刻」

1776年,美国历史上一份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诞生,它宣告着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正式独立,脱离英国。

《独立宣言》之「独立」,不仅仅是指美国在政治上独立于英国,而是宣示了一种新世界独立于传统旧世界的观念。

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

新世界与传统旧世界分野的那一刹那,被著名政治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老师称之为「杰斐逊时刻」(Jefferson Moment)。这一伟大时刻的产生,体现在《独立宣言》起草过程中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小故事上。

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文本。杰斐逊的手稿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下来,当后人再去观察这份手稿时,竟发现了一处明显的笔迹改动。

▲杰斐逊《独立宣言》手稿中的笔迹改动处

在这份手稿中,人们发现「our fellow citizens」(意为「我们的公民同胞们」)这句中的「citizens」一词是被涂抹修改过的。「Citizen」译作「公民」,历史学家曾多次讨论,杰斐逊最初写的到底是什么,之后为何又改成了「公民」?

这一猜测持续了二百年之久,直到200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采用一种超级光谱成像技术,对这份手稿进行透视检测,才发现被杰斐逊改写的词语原是:「subjects」。

「subject」表示「服从」之意,如果翻译成中文,即是「臣民」。

周四晚八点,明白知识圈501位学友投票选出的名师——刘擎老师在为我们讲解「个体主义观念的兴起——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及其实践意义」时,一开始就提到了美国从「臣民」到「公民」转变的「杰斐逊时刻」。

▲对杰斐逊《独立宣言》手稿中「citizens」处进行光谱检测,成像显示修改前笔迹为「subjects」。

一词之差,却天壤之别。在刘擎老师的历史假想中,也许当年的杰斐逊在潜意识中认为大家都是从英国故土而来,都是属于英王的臣民,于是顺手写下「subjects」一词。随即,杰斐逊突然又意识到: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新世界的不一样,即体现在杰斐逊改写的「公民」上。

人们对「我之为我」有了新的理解:我是属于我自己的,个体不再从属于任何君王或团体。这是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变。这种个体主义观念的兴起,是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要因素。

02.

个体观念的兴起

刘擎老师指出,「臣民」是一种以等级关系来定义的概念。在传统等级关系中,臣民上有君王,君王坐拥臣民;臣民服从于君王,君王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便能统治臣民。对臣民而言,君王有种天然的权威,人们生来就会默认这种权威与秩序,因为只有君王才是族群共同体的最高代表,我们亦需维护这个共同体。

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城邦的动物」。人生活在城邦,生活在这个有着共同价值与秩序的团体中,个体是难以脱离的。彼时的观念认为,个体只有在团体之中,才能找到这个社会共有的价值与基础。

刘擎老师认为,一个社会事实的形成与观念有关。在「人是城邦的动物」观念下,人们毫不怀疑地认同并服从于团体。观念是如此重要,事实的形成一定是物质与观念的结合,我们不会因为有了法律,有了军队,有了政府,便拥有了一个国家,我们必须还要有国家的观念,才能形成国家的事实。恰如爱情,有了两个人的生物性与双方之间的爱情观念之后,才会有所谓爱情的产生。

观念所造成的社会事实也是坚如磐石的,可观念一旦转变,旧的社会事实的分崩离析也只是一瞬。亦恰如爱情,昨日还海誓山盟,而一旦一方退出,所有事实都将烟消云散。

以此观之,从臣民向公民的古今观念之变,个体观念的兴起,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变迁,可称为人类现代化转变的最核心转变。

「现代性的核心转变,就是作为人的观念的转变」。

个体观念的兴起,刘擎老师用了两个词语来概括:「异乎寻常」与「非同小可」。

「异乎寻常」,是指个体主义的兴起是一件非常奇异的历史事件。个体主义在中国,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固有的观念,这大家都不陌生。但在西方文化传统里,个体主义也同样不是固有的。在现代化之前,西方与东方一样,都盛行着某种共同体意识,在东方是大一统王朝、家族,在西方也有城邦、帝国、家族。

尽管我们总能从一些先哲身上找到些许个体主义的影子,但是我们真的不能说,这种观念是「历史渊源悠久」。

现代化转型开启时,个体主义似乎并非是人们刻意主观寻找的结果,但它确实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启蒙思想家们竭力宣扬「人人生而平等」(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使人从以君王为代表的政治共同体中抽离出来;高度工业化与资本时代的到来,使人的「流动」成为常态,人们纷纷从家族与故乡中抽离出来。

族群的痕迹逐渐淡去,个体的独立愈加凸显。

这种观念转变的结果,被刘擎老师认为是「非同小可」,它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之前,社会是先于人存在的,是社会塑造了每一个个体;而在此之后,人变成了先于社会的存在,是每个个体的人构建了社会。这也是刘擎老师所言「《独立宣言》之『独立』,不仅仅是指美国在政治上独立于英国,而是宣示了一种新世界独立于传统旧世界的观念」的原因。

03.

非同小可的大脱嵌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将这种个体的独立形容为「伟大的抽离」。「抽离」又译作「脱嵌」,在泰勒著作《现代社会想象》中,他指出,传统社会中的个体镶嵌于社会,且牢不可破。现代社会的转变,则是一个脱嵌的过程。

▲《现代社会想象》

作者: [加] 查尔斯·泰勒 

译者: 林曼红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4

按照泰勒的解释,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两次脱嵌:

第一次脱嵌是人类将整个人类社会从大自然中抽离出来,人类社会独立于大自然之外,大自然变成了人类所研究的一个客体。这次脱嵌的结果便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

发生在近代以来的第二次脱嵌,人们又将作为个体的自己从整个人类社会中抽离出来。这次「伟大的抽离」,使得人类社会的诸多共同体被瓦解,包括家族、宗教、甚至是国家。

共同体的瓦解带来了传统权威的衰落,君王不再是我们必须依附与臣服的对象,观念的转变使我们不会再于出生时便默认君王的权威与秩序,统治者不需要任何理由便能统治「臣民」的时代消失了。

简单说来,人们已经不能再接受「君王统治我」的观念,哪怕这是一位人人都渴望的「明君」——这无关君主的好坏。这是观念的彻底转变,就像你不能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无论婚姻的对象是谁。新的个体主义观念构建了现代的民主政体,在这种观念下,统治者再想统治我们,便需给人们一个他可以统治的理由,并且征得人们的允许。

如果统治者的理由说服了我们,我们接受并允许了他的统治,我们便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公民」,这即政权合法性问题的根源。人对自我理解的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了一个政权必须要具有合法性才能存在,这种合法性,来源于公民个体的授权,比如通过投票、契约等方式。

个体观念对现代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经济、政治、财产、婚姻等等,无不例行着个体主义的准则。

这种转变「非同小可」。

一方面,这是现代文明「非同小可」的新基石,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对每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有着「非同小可」的挑战。

挑战来自于脱嵌之后的个体与他所脱嵌而出的共同体或社群之间的关系。

认为个人从社群脱嵌而出后,就悬置于社群之外,与社群再无纠葛,这种将个体主义理解为「原子化的个人」,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刘擎老师对「原子化的个人」这一概念批判道:

「所谓原子化的个人,是对个体主义之自由主义的一个污名化误解。」

因为,无论个体如何抽离,社群始终是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成为真正原子化的个人。

从共同体脱嵌出来的个体,由此与社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是每一个从社群脱嵌或抽离而出的个体,都必须承受的「抽离的痛苦」。

当我们从传统的共同体中抽离出来时,我们不再有大一统的价值基础,也不再有大一统的道德准则。流动的个体也意味着个人要承担着自己的一切,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宗教,或不再信仰宗教,你也可以自由选择你的婚姻,或者不再结婚,但是选择的结果,都将是你自己的,没有人为你负责。

你是一个你生命中孤独的担当者。

个体抽离的痛苦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我们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找不到可以遵循的价值,甚至找不到个体存之于世的意义。虚无主义笼罩着现代人类,人类在高呼理性胜利时抛掉了自己的心性,忘掉了自己的方言,也远离了自己的家乡。

这种精神危机强烈地体现在19世纪以来哲学家的思考中,在刘擎老师看来,尼采便是一位极端面对这种精神危机的哲学家。刘擎老师借用他的朋友、同济大学孙周兴老师的一句话,精炼概括尼采的思想:

「人生虚无,理论虚假,生命强健。」

在宗教时代,人们生而属于宗教,你若不信教,需要给出一个理由;而在现代社会的观念中,你生来默认不属宗教,你若去信教,反而要给出一个理由了。

于是,面对个体主义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很多人提出要回归传统,回归社群,甚至提出大家都去共同信仰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佛教等其他宗教,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刘擎老师指出,这种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为虽然个体观念的兴起,属于现代化带来的社会想象的建构,但一旦成型,就无法回头。

以个体观念为基础的现代化,是一股大浪潮。浪头一旦形成,只会呼啸向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