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思明居士 2019-03-19

他和司马相如因为行文特点的不同被合称为“马迟枚速”;

他同韩信因为一样是淮阴人的骄傲,被并称为“马上文,跨下武”;

他跟东方朔一样,都是汉武大帝身前以滑稽著称的汉赋作家。

然而,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情动世人,《子虚赋》《上林赋》更是名满天下;

淮阴侯韩信,破楚平魏、伐代败赵、降燕夺齐,纵横捭阖,无人能敌,后人奉之为“兵仙”;

东方朔言词敏捷,滑稽多智,被誉为相声界的祖师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他却少有人知、鲜有人识。

他就是枚皋,一个活得自在洒脱的翩翩君子。

现在就让水一白为大家带来枚皋的故事。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枚皋画像(网络图片)

1、并不愉快的青少年

枚皋,字少孺,他的老爹是西汉有名的汉赋作用枚乘,只可惜,他只是枚乘在给梁孝王刘武打工的时候,在梁地娶的小老婆生的。

后来,梁孝王死了,枚乘便打算离开梁地,返回故乡。可枚皋的母亲自己家就在梁地,故土难离,就不想随枚乘而去。

枚乘很不高兴,于是便留了几千钱给枚皋,让他跟他的母亲留在了梁地自生自灭了。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枚乘画像(网络图片)

枚皋自幼受老爹的熏陶,也非常爱好文学,对辞赋也是十分精通。

在他十七岁的那一年,他给梁孝王的儿子梁共王上书。梁共王看他的才学还不错,便让他做了个侍从的工作。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之后,他就因为小人进谄言而获罪,家也被抄了。他只好以带罪之身逃去了京城长安,开始了新的生活。

2、子凭父贵

树挪死,人挪活。枚皋到了长安,好运就来了。

碰巧赶上了皇恩大赦,枚皋的罪也“清零”了。于是他仗着胆子给皇上上书,还说他是枚乘的儿子。

遥想当年,汉武大帝刚上位,就征召天下人才。枚乘当时已久负盛名,汉武帝也早有耳闻,听说枚乘在老家淮阴,便派一辆高级“轿车”(安车蒲轮:用蒲草叶子把车轮缠扎得很厚实,起减震、抗冲击的作用。古时代的马车,车轮都是全实木做的,道路不平时,颠簸得厉害。)去接枚乘,但是很不幸,枚乘因年老力衰,在途中就去世了。汉武大帝一直引以为憾,还曾经派人去找过枚乘的后人,却不可得。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汉武帝影视剧形象(网络图片)

所以当汉武帝刘彻见到枚皋的上书后,一看他是枚乘的儿子,自然喜出望外,马上召见。还让他马上在大殿上作汉赋一首。枚皋也确实了得,颇有乃父遗风,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完成了。

汉武帝一见,大为喜欢,很快也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后来还派枚皋出出使了匈奴。

枚皋的好日子终于来到了。

3、“马迟枚速”的来历

汉武帝跟很多西汉的君主一样,都很爱好文学,不过他并不局限于自己学,更愿意把这些文坛大家,集中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侍从群体,而枚皋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汉武帝出去打猎、游玩之类的,都会带着枚皋等一干侍从,有感而发时,便命令这些侍从为他作赋的时候,枚卑总是最快写好的,武帝也称他才思敏捷。而司马相如却恰恰相反。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司马相如影视剧形象(网络图片)

班固:“为文疾,受诏则成,故所赋者多。”

《西京杂记》: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司马相如字长卿),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

扬雄: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可见,同司马相如相比,枚皋就好象一个即兴作家,喜欢刹那间的灵感,天才横溢,行文如流水,但是却缺少字斟句酌,所以词赋产量虽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据说他的赋分两种,一种是诙谐有趣,而且值得一读的,有一百二十篇;另外还有几十篇,纯粹写着玩的,虽然也很有趣,但是就不大值得读了。当然枚皋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自己才经常说,自己是不如司马相如的。

4、与众不同的枚皋

枚皋与东方朔,与当时一般文人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他们谈吐滑稽、不拘礼节,他们经常在汉武帝面前“嬉笑怒骂”,就好象我们现在相声一样,不过更多的即兴的发挥。

汉武帝也很喜欢他们带给他的这么多的快乐,也会经常给他们赏赐,但是却从来没有给过他们高官。

枚皋行文做赋虽然是那种"游戏人间”的态度,但是只要他觉得有需要,他还是会直言进谏的。

比如汉武帝下令修建上林苑之时,他便以上林苑过于奢华、太浪费人力物力为由,和东方朔一起上书反对。

不过应该是未能成功,不然也不会有后来宏伟壮观的上林苑,更不会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了。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上林苑(网络图片)

5、何为“马上文,跨下武”?

枚皋和韩信都是淮阴人,也是淮阴人的骄傲代表。只不过韩信是出生的淮阴的,而枚皋却是出生的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只是他的祖籍确实是江苏淮安淮阴人。

枚皋行文速度之快,可以骑着军马一气呵成写完一篇军事文告,即“倚马作露布”,所以人们称之为“马上文”。

而韩信,我们也都知道韩信年少时,曾受过淮阴一个屠夫的“跨下之辱”。但是这不但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却将他磨炼成一个意志坚定的武将,后来更是成为“汉初三杰”之一。所以人们称韩信为“胯下武”。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韩信胯下之辱画像(网络图片)

这便是“马上文、跨下武”的来历。

现在在淮安河下还有很多纪念枚氏父子的建筑,如枚亭、枚公河、枚里街等

水言水语

枚氏父子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学家父子,不过相对比老爹枚乘来说,儿子枚皋会显得更加可爱。

他和东方朔如果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会是非常优秀的相声演员或者说是喜剧演员,在舞台(朝堂)上带给君王、权臣欢乐,却把悲伤、忧愁留在背后。

此人可和司马相如并称、同韩信都是淮阴的骄傲、爱跟东方朔一块玩

他们也想用一本正经的态度发声,却会被永远的打上那个烙印,你们不过是一个“戏子"而已,一如现在很多人对演员的态度。

东方朔尚且名闻天下,枚皋却如他的名字的谐音(没高)一样,永远是那样的低调。

注:关于枚皋父亲枚乘的乘字读音,认为读[ chéng ]、读[ shèng ]的都有,也是各说各的理,我个人是倾向于读[ shèng ]的,不过一样是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如果有哪个小伙伴有确实可信的读音,还望告知,多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