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书法,关于书法创作中“力透纸背”的误解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20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维知今天要聊聊关于书法创作中“力透纸背”的误解。

“力透纸背”是形容书法极有力度的一句成语。语出唐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以后亦用于文学创作,如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意在笔先,力透纸背。”与此语语意相近者还有“入木三分”,讲的是王羲之的典故:“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宋李防等《太平广记》)

这两则典故所说的事都不足为奇,乃平常又平常之事。试想:所书用纸倘非极厚,墨汁稍浓或墨中含水稍多,岂不极易做到?王羲之所书之祝版若木质非坚密且墨汁稍浓,行笔稍慢,渗入“三分”岂不也极易?我们今天使用的宣纸东晋时已流行,到唐广为书家采用了。那么“力透纸背”也好, “入木三分”也好并无神秘之处,无非是强调书法的力感而已。

不过,这两则典故由于被后世误解而产生了颇大的偏差,许多初学书或学书既久不得法者为追求这“力透纸背”及“入木三分”的效果却往往采用了“蛮力”:或书写时咬牙切齿,恨不得使出吃奶力,以为如此方能“入木三分”,或下笔忘了横竖之走向,将笔毫在纸上用力揉按,如虫之蠕动,徐徐不前,写出的字有形无神点画扭曲、丑怪不堪,或许他们以为如此方能显得凝重有力,写者吃力,观者“受罪”,或下笔按下不行,笔锋转了数圈方才行笔,结果是起笔收笔皆如墨猪,运转来转去数曙之时,墨汁是早已透入纸背了,然而字的力感却无从淡起!

凡此种种,都是对书法的“力感”的误解,以为手臂用力则字必有“力”,以为浓墨蓄笔缓行字必有力,故用力虽多,书则瘦软丑怪或臃肿呆滞。我以为书法体现的力感是通过笔毫弹性所表现出来的书写者的精神状态,而主要不是表现他的身体健康的素质,即不是由看字而测定他能举多少公斤哑铃或将铅球掷出多远,书法的力度的内容当然包含着生命力的因素,但这生命力的体现是性格精神因素为多,那便是人的刚毅、果决、坚定、沉着、稳健等等性格与作风。否则岂不是可从启功书法的刚劲迅疾,用笔准确推定他可以获得射箭冠军,由王遐举的雄壮遒劲的隶书可推知他能举起百十公斤哑铃了吗?因此,书法的“力”按我的理解是:臂力腕力的运动都是为体现强劲的精神,而决不单纯是蛮力。由此可知,“掰腕子”可战胜千百人,但拿起笔他写的字不一定便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俗话说:这是两股劲儿!所以,启功先生说:“书法的力度就是最好地发挥毛笔的弹性。”

据此,许多被称为“书法家”者还并未得其“诀窍”,一些书家写字时为这“力”字竟下了“死力”——把笔毫全部按倒,竟至用笔根硬“擦”出点线来,这是不得要领。须知,笔毫全部按倒,笔毫的弹性已无法发挥,写出的点画如何能具有立体感?我的体会是,书法的用笔,不论方笔、圆笔,不论如何想表现“力感”,笔毫按下的最大限度不能超过毫长的三分之二,也即是不能将笔毫大部分按倒,因为如此弹性便无法体现了,方笔用“铺毫”,圆笔用“聚毫”;笔毫在运行时状态各异,但按倒一多半以下时,那就难以体现什么笔法了,也难以展现力度了,擦、按、拖出的点画,都是僵死呆滞的点画。所以可以推测颜真卿说的“力透纸背”与别人称赞王羲之的“入木三分”决不是用此蛮力造成的效果,而是靠准确地控制毛笔,恰如其分地发挥毛笔弹性取得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健康的体魄对体现书法力感的重要作用,身体健康水平及由此而具备的臂力、腕力、掌力、指力及身体支撑力是书家必备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则无法表现出艺术上的“力感”,比如病弱者持笔且不稳,如何能创造出“风樯阵马”般的书法,奄奄一息的人,他有再强的创作欲望,也会因为缺乏创作的“物质基础”而难以实现。我们举出这些特例只为说明问题:在健康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要体现书法的力感主要不是体现身体素质,即书法创作不是体育与健美比赛,它需要的更主要是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因素。也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学识的综合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