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天天练-167-诗歌·名句

 江山携手 2019-03-20

(2009-7-8)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效原草木柔。

人乞祭会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①春秋时,介之推隐居绵山,不肯出仁,晋文公想以烧山之法使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母子二人被火焚死。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清明的哪两种景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看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烟消日出不见人,                                 柳宗元《渔翁》

   2)其声呜呜然,                                                

不绝如偻。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12.(1)一方面是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而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垄,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情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关于“初春自然之情”的分析1分。分析“笑”的情感1分;结合清明是扫墓时节进行分析1分,分析“愁”的情感1分)

   2)作者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且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策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突出了他的气节风骨。运用典故以简代繁,含蓄蕴藉。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对比后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2分;用典手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2分)

13.(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欸乃一声山水绿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钩心斗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