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椿炒鸡蛋,一道香气扑鼻的春菜,让整个屋子弥漫着乡土味儿

 nangongcunfu 2019-03-20

香椿,是树,也是芽。

记忆中的老家,少数人家,房前屋后,才有那么一两棵,规模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如今,在城里忙碌,遥想老家的香椿,一切安好,树好芽好,春意初绽枝头,村民们才有那个从树上得到的口福。

香椿香椿,椿者,春也,树上回春,香气飘荡,多么吉祥。畅想自己在香椿树下走来走去,仰望枝头芽况,彼此气息相通,亲切的安稳落于心尖之上,除了珍爱,别无选择。

报春树上长出报春菜,香椿走在了众多蔬菜的前列,像是开路先锋,让大鱼大肉侍候一冬的舌尖轻松领略到新春的气息。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三月八,吃椿芽。”香椿的可食期很短,要不了不久就会变得粗枝大叶,失去鲜香、嫩香、脆香的韵味。因此,吃香椿一定要趁早,要抓紧时间大饱口福,最好在农历谷雨之前(4月20日)。

第一个提出香椿能吃进肚里的,是唐朝官人孟诜,他是武则天时代的凤阁舍人、相王李旦的侍读。孟诜退休后,隐居在洛阳城南的桃花山,写下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他指出:“椿(温),动风,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

到了北宋,科学家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椿木实而叶香,可啖取。”

宋金时期的大诗人元好问特别喜欢吃香椿,他在《溪童》这首诗中写道:“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他只用28个字,就描绘了春光明媚之时,几个孩子在山中,在溪水边,采摘香椿芽菜、十分开心的情景。

清朝文学家李渔在名著《闲情偶寄》中赞叹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他把香椿的叶嫩、芽肥主味香描绘得趣味盎然,令人看到后就想饱餐一顿。

眼下,桃花、梨花、杏花等争相开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唯有香椿朴实无华,从不争艳。作为芽菜,香椿的缕缕清香和丝丝深情,令人难忘。枝儿翘,叶儿新,芽儿红,露儿滴,像玛瑙和翡翠一样秀美。

香椿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吃法有很多,其中最为经典的吃法是,香椿炒鸡蛋,香得出奇,香得可亲,香得让人的舌尖在打滚,香得让人的胃部在唱歌!

香椿和农家土鸡蛋是完美的搭配,这道带着清新乡土味的春菜,香气缭绕,浓香四溢,气息迷人,令人陶醉。吃过之后,品味无穷,口舌生津,颊齿生香。

香椿炒鸡蛋的做法很简单,先用烧热的油锅,把蛋液做成薄薄的蛋饼,用锅铲切碎,盛入盘中。再烧油锅,等到火旺油香,把切成段的香椿放入油锅中,加入适量的含碘盐和白砂糖,用大火爆炒,加入碎蛋饼,这时,椿香和蛋香结合起来,会更加浓烈,真的是满屋都会飘荡着醉人香气。

鸡蛋的柔香与椿芽的脆香紧致结合在一起,带来的是一种可口的异香。一股馥郁的香味蓦地袭来,钻进鼻孔,沁入肺腑;吃进嘴里,香味更加浓烈。

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品尝香椿炒鸡蛋之后,欣然赋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看看,鸡蛋炒香椿所形成的奇香,居然让他香留齿颊,一个月都不曾消失。并非夸张,确实如此!

面对香椿,唯有开吃。香椿真的是香气浓郁,香味久远,不论做什么菜肴,只要香椿的香味一出,都会让人沉浸在它的美好气息之中。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味,这是一种可爱至极的春色,这是一种安妥身心的滋补,这是一种透入骨髓呵护。香椿推荐人雷传桃,为南京作家、策划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