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舶主机安全检查及事故预防探讨

 任我行dtgglt7v 2019-03-2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主机机损事故实际案例, 结合国际公约和海事法规,探讨开展船舶安检时,如何对主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针对主机事故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主机事故 安检 事故预防
  主机作为船舶心脏,其技术性能和工作状态对航行安全影响极大,尤其在船舶进出港、靠泊码头、恶劣天气等负荷经常变化时。以湛江港为例,2013年港内共发生船舶主机故障险情事故8宗,较往年大幅增长,其中10000总吨以上3宗,10000总吨以下5宗,事故原因主要为船员对设备维护保养不当和设备管理经验不足。
  为保持主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船员需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和细致的日常检查,海事安检人员对船舶设备的监督检查,也为减少主机故障增加一道屏障。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国际公约,如SOLAS,或是国内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对船舶主机的安全检查项目均较为简略,如SOLAS74第Ⅱ-1章C部分,对主机曲柄箱防爆阀、动力传递器械和应急停车提出要求;《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4篇2―1章第二节――机械设备2.3.3,对内燃机紧急停车装置、气缸安全阀、曲柄箱防爆安全阀、高温报警装置、调速器等设备作出配备要求或者技术规定。然而,要真正了解目前主流的船用主机技术状况,以上检查项目还不够详实,况且船舶安全检查一般是在船舶靠港时进行,此时主机为停用状态,部分设备,如调速器、高压油泵等均无法做出技术判定。此外,部分安检人员对船舶主机及其附属设备不够熟悉,往往只能检查排烟管包扎完整性等表面缺陷,忽视对主机深层次隐患的检查。
  一方面是公约、法规对主机检查项目和技术要求较为笼统,另一方面是监督检查时可能存在遗漏和疏忽,主机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得不到有效排除,在恶劣天气、进出港航行、码头靠泊等主机负荷变化频繁或工况较差时,就会导致主机故障“罢工”,影响船舶安全航行。
  1.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两则主机事故实际案例,说明一些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故,实则必然。
  案例一:“粤电82”轮主机机损事故
  (1)船舶概况
  船名:粤电82
  船舶种类:散货船
  船籍港:Majuro
  总吨:39385
  净吨:24519
  主机功率:10813Kw
  主机型号:WARTSILA 5RT 62U
  (2)事故经过
  2013年3月11日,“粤电82”轮装载64938吨货物行驶至湛江港航道47#标时,发现主机4#缸凸轮轴端盖处冒烟,且有异响发生,经协调后临时抛锚检修。主机停车检查发现,4#缸凸轮已严重磨损,与之匹配的滚轮损坏,产生高温而冒烟。后经事故调查组和主机生产厂家工程师现场检查和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一致认为发生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滑油管路堵塞,导致为4#缸凸轮组件滑油供应不足,引起接触面摩擦加大和冷却不良,进而发生凸轮组件严重磨损。
  案例二:“GRAND THALIA”轮主机故障事故
  (1)船舶概况
  船名:GRAND THALIA
  船舶种类:散货船
  船籍港:香港
  总吨:64769
  净吨:36935
  主机功率:13080Kw
  主机型号:WARTSILA 6RTFLEX58T-B
  (2)事故经过
  2 0 1 3年8月1 5日,“G R A N D THALIA”轮装载64807吨货物行驶在湛江港航道准备靠泊时,出现主机伺服油泵出口压力低报警,主机主轴承进口压力低报警,随后主机SHUTDOWN预警。经轮机员检查主机伺服油泵,发现主机伺服油泵出口管接头颈部有油喷出。该轮主机为瓦锡兰电喷型,伺服油路故障会直接影响主机运转,轮机长分析评估后要求立即停车抢修。经详细检查发现,主机伺服油泵出口管接头处出现裂纹,高压伺服油喷出,伺服油压不足,导致主机故障。
  以上两个案例,有其相同点,一是两次主机故障均是船舶进出港时发生,进出港时船舶操纵频繁,主机负荷变化大,对稳定性要求高;二是整体船况较好,管理公司规范,故障主机均为知名品牌;三是两次事故根本原因均为人为因素,经检查该轮近两年机舱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未发现任何对滑油管路维护保养记录,询问“粤电82”轮轮机长也证实了从未对滑油管路进行保养,而该轮主机说明书明确要求和指明了对滑油管路进行保养和畅通实验的时限。“GRAND THALIA”轮主机WARTSILA 6RT-FLEX58T-B为瓦锡兰新型电喷机型,该机型投产时间不长,部分船员对其性能还不够了解,管理经验也存在不足,该轮轮机长也仅仅是经过理论培训,第一次实际管理此类型主机,对此机型重要部件的检查和营运中的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全面,因此未能发现潜在的隐患。
  2.船舶安检时主机检查内容
  船舶安全检查是航行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如何通过安检,发现和消除主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下面结合法律法规和主机实际管理经验,简要阐述目前主流低速二冲程船舶主机的安全检查内容。
  ①主机机体及附属设备的检查。检查高压油泵、双层高压油管、曲柄箱防爆安全阀、缸盖安全阀配备和状况,加装柴油至高压油管泄漏报警液位箱测试高压燃油漏泄报警,用试验喷雾检测曲轴箱油雾浓度报警。②主机各项服务系统的检查。检查燃油系统中分油机、增压泵、加热器及其有关管路,检查滑油系统中主机油底壳有无杂物和不明金属、查看滤器确认滑油质量,检查膨胀接头、缸套水进出水管路等冷却水系统,检查主启动阀、缸头启动阀、空气分配器及有关压缩空气管路,确保启动和操纵空气系统处于良好状态。③维修保养记录的检查。查询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主机说明书,对比近期维修保养记录。
  具体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可参考表1,但需注意检查项目的适用性,如高压油管须配备双层套管为《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06年修改通报)第4篇第2-2章1.15.1(2)所要求,需注意其适用船舶和生效日期。
  3.主机事故预防
  防止主机故障,最主要还是依靠船员自身,另外,船舶管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海事安检人员的监督检查,对主机故障的预防也起到一定作用。
  提高船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轮机长作为船舶机舱设备总负责人,不仅自身要全面掌握主机各项参数及性能,还肩负着轮机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共轨型主机和电喷型主机装备商船的比例逐渐提高,对新机型性能的掌握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主机设备负责人大管轮应结合公司维护保养计划和主机说明书,严格按计划实施各项设备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轮机员和机工在日常值班时,应牢记责任,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船舶管理公司应无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岸基机务主管应尽量满足轮机长提出的主机备件申请,并尽快安排备件上船。机务主管还应成立督导小组,不定期到船上督导检查主机状况,做好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
  把好监督检查安全关口。应重视船舶主机隐患对航行安全所造成的影响,监督检查消防、救生和防污染等重点设备的同时,应尽职尽责,加大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海事部门职能,积极探索和研究保障船舶安全的监督管理措施,通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共同打造船舶航行安全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