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沉重 有个症状叫身体沉重,经方里有下面情况 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特点 脉有力。身体只重不疼。 金匮第十二篇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说明 大青龙汤是发汗剂,小青龙汤也是发汗剂。它们两个都可以治疗疼痛加沉重。 都是太阳病身体沉重。 又看到30条,大青龙汤治疗身体疼痛。 因此,大青龙汤可以治疗 只身体疼痛的 只身体沉重的 身体疼痛又沉重的 三种情况都治疗 下面看107条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汤主之。 特点 烦惊。柴胡剂。 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大承气汤。 特点 阳明病。不恶寒。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特点 身重伴腹满。 分析 208条和219条都是阳明病。 区别在于,潮热用大承气汤。 不潮热用白虎汤。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干,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淡豆豉汤主之。 特点 心中懊恼,栀子淡豆豉汤。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特点 少阴病。 上面是伤寒论里的身体沉重。 下面看金匮要略里的身体沉重。 第十一篇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特点 腰以下冷痛。 第五篇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第二篇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特点 阴雨天加重。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第二十篇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总结 身体沉重有很多情况, 太阳病有大小青龙汤。 少阳病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阳明病有栀子淡豆豉,白虎汤,大承气汤。 少阴病有真武汤。 湿病有防己黄芪汤, 暍病有一物瓜蒂汤。 中风病有侯氏黑散。 妊娠病有葵子茯苓散。 肾着病有苓桂姜甘汤。 也许还有遗漏的地方,请大家补充。 身体沉重最常见于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肌肉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