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解方剂——苁蓉牛膝汤

 高山流水cjl 2019-03-20

组成

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木瓜干、白芍药、熟地黄、当归、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筋痿脚弱,镑鹿角屑同煎。

主治

肝虚为燥热所伤,胁并小腹痛,肠鸣溏泄,或发热,遍体疮疡,咳嗽肢满,鼻鼽。

本方为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六丁年的主方。六丁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火胜乘金。

脏腑病变规律:①木运之气羸弱,肝木受病;②本脏所不胜之肺金乘而发病;③本脏所胜之脾土侮而发病;④火气来复,火胜乘金为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遇六丁年,委和之纪,岁木不及,燥乃盛行,民病中清,胁小腹痛,肠鸣溏泄。为火所复,则反寒热,疮疡痤痱痈肿,咳而鼽。

清代缪问释方曰:

“此与六庚年之牛膝汤同为补肝之剂,而补之之法大有径庭矣。民病胁少腹痛,厥阴之经下络少腹,肝虚则阳下陷而为痛,木动则风内攻而为肠鸣骛溏。是年风燥火热。多阳少阴,不资液以救焚,则熵熵之势遂致燎原,是当借天一之水以制其阳陷者也。但肾为肝母,徒益其阴,则木无气以升,遂失春生之性,仅补其阳,则木乏水以溉,保无陨落之忧?故必水火双调,庶合虚则补母之义。苁蓉咸能润下,温不劫津,坎中之阳所必需。熟地苦能坚肾,润以滋燥,肾中之阴尤有赖。阴阳平补,不致有偏胜之虞矣。合之牛膝酸平达下,复之归、芍辛酸化阴,直走厥阴之脏,血燥可以无忧。但为火所复而为寒热,而疮疡,问尝思之,则知一从少阳,始为寒热;一从少阴,始发疮疡。木瓜之酸泻少阳,甘草之甘泻少阴。合之牛膝、乌梅俱主寒热;鹿角一味,专散疮疡,且止少腹痛。姜枣和营卫止泻痢,同一补肝,而法有不同如此。“

王旭高认为:“此以肝虚伤燥,血液大亏,故用苁蓉、熟地峻补肾阴,是虚则补母之法也。”取补肾滋水涵木,“虚则补其母”,扶木制金,以治燥邪。

肉苁蓉


味甘、咸,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

暖腰膝,健筋骨,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

肉苁蓉滋木清风,养血润燥,善滑大肠而下结粪。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非诸润药可比。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之词。

牛膝

味苦、酸,气平,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利水开淋,破血通经。

牛膝疏利水道,治小便淋涩疼痛,疗膝胫痿痹拘挛,通女子经脉闭结,起男子宗筋软缩,破坚癥老血,消毒肿恶疮、木器刺伤。捣敷金疮,溃痈排脓。坠胎下衣、喉痹舌疮、扑伤打损、瘾疹风癞皆效。其性下行,肝脾郁陷者勿用。

木瓜

味酸,性温。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白芍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地黄

味甘、微苦,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凉血滋肝,清风润木,疗厥阴之消渴,调经脉之结代。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泽燥金而开约闭,便坚亦效。

当归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甘草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