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病寒热病:上热下寒用乌梅丸,抗癌中药乌梅,消除息肉

 爱中医2 2019-03-20
乌梅的功效
味酸、涩,性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现在研究,有抑制癌症,增加免疫功能,治疗食管、直肠癌、消除多种息肉的作用。
相关配伍

1.乌梅甘草汤:《医门八法》卷三。
乌梅肉5个,甘草5钱。肝气有余,肝血不足,以致胃气痛者。 [1]
2.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
功效主治
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本品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厥阴病: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
厥阴病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附加:一招辨别自己是不是上热下寒体质:
看舌苔。舌尖发红,舌根发白,多为上热下寒。
上半身容易上火:口腔溃疡、慢性咽炎、长痘、慢性中耳炎、眼睛红痒、扁桃体炎、颌下淋巴结肿大,脸色发红,头热、头痛、头胀、头晕、甚至血压升高;
下半身虚寒:小肚子凉、大便稀薄不成形、腰部冷痛、小腹发凉发紧、手脚冰凉等,女性还容易有月经不调、痛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