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解读(十六)

 竹曳悠然 2019-03-20

(四)四时阴阳的消长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

        本文以天象,历法为依据,论述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

        《内经》认为人体必须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与外界保持相时的平衡状态,保证人体生理节律不受干扰,遴免外来邪气的侵袭。如果违反这一规律,破坏了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结合时令季节、气候变化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吴昆说:“岁气有偏,人病因之,用药必明乎岁气。”例如春令阳气上升,气候温和,外感病多以风邪为主因S;夏季阳气盛长,气候炎热潮湿,外感病常多挟暑挟湿;秋季阳气下降,气候偏燥,无论外感温凉,多兼燥气致病;冬季阳气下沉,气侯寒冷,外邪致病常以寒邪为多见。若气候反常,又当结合当时气候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同时,也要结合时令季节来考察疾病的机转,因为人体与四时阴阳变化具有与之相应的节律性,特别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是自然界也是人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较为显著的时刻对疾病的机转产生着巨大影响,或于此时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或预告死亡,或渐至痊愈,正如江之兰在《医津一筏》中说:“二分二至,病之轻者,可望其愈,病之重者,须防其笃。此阴阳互换,人气随之也。”说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可以宜接影响疾病的转归。

(五)三阴三阳的划分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本文论述三阴三阳之划分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定的。并从天文学的角度揭示了阴阳学说的科学内涵。

        自然界三阴三阳的划分,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定的,那么人体三明三阳之气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张志聪在《辨气》中对此作了具体的论述,认为人体三阴三阳之气,由先天的元气和后天水谷精微之气,互相资益而成。并以阴阳离合立论,根据六经和脏腑的关系,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供学习参考。摘录如下:

        “阴阳离合之道,合而为一,离别有三,太阳之气,生于膀胱,而主于肌表;少阳之气生于肾脏,而通于肌腠,故《灵枢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盖太阳之气主皮毛,三焦之气主肌腠、此太少之气,由下焦之所生。若阳明之气,乃水谷之悍气,别走阳明,即行阳行阴之卫气,由中焦之所生。此三阳之气各有别也。三阴者,五脏之气也。肺气主皮毛,脾气主肌肉,心气通血脉,肝气主筋,肾气主骨,此五脏之气,各有所主也。夫气生于精,阳生于阴,胃腑主化生水谷之精,是以营卫二气,生于阳明。‘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太阳之气,生于膀胱。肾为水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少阳之气,发于肾脏。水谷入胃,津液各走其道。五脏主藏精者也,是三阴之气,生于五脏之精。故欲养神气者,先当守其精焉。夫一阴一阳者,先天之道也,分而为三阴三阳者,后天之道也。......所谓合者,乃先天之一气,上通于肺,合宗气而司呼吸者也。夫有生之后,皆属后天。故借中焦水容之精以养先天之精气;复借先天之元气,以化生水谷之精微。中下二焦,互相资益。故论先后天之精气者,养生之道也;分三阴三阳者,治病之法也。如邪在皮肤,则伤太阳之气,或有伤于肺;邪在腠理,则伤少阳、阳明,或有伤于脾;邪中少阴,则有急下、急温之标本;邪中厥阴,则有或寒或热之阴阳。此在天之六气,伤人之三阴三阳,犹恐不能分理,而可以一气论乎?若谓正气者,补中下二焦之元气,以御六淫之邪,则可。”(《侣山堂类辨》)

(六)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六元纪大论》

        本文论述三阴三阳与六气的相互关系,根据三阴三阳的时空位置,联系气候变化来说明时与气的关系,说明六气变化的天文学基础。

        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从临床应用来看,主要集中在时令季节与气侯变化的关系方面。如果时令至而值令的气候也至,属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元正气。若时令至而值令的气候未至,或值令的气候已至而时令未至,属反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淫邪气,是导致各种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同时,考察气候的正常和反常,不能离开时间条件,因此前人对时令季节十分重视。一年中,风、火、暑、湿、燥、寒六气,分别主管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大约十五日,四个节气历时六十日,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零。六气在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下,对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中医学把“六淫”作为致病的主要外在因素和条件,并与临床紧密结合,进行辨证论洽。例如从大寒至惊蛰,是气候由寒转温的季节,属厥阴风木主令。此时气候温和,阳气向上升发,肝肾阴虚之人,每易肝阳妄动,甚至化火生风,出现头痛、眩晕、中风等证。叶天士说:“春令地气上升,肝阳随以上扰,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痫痉之患(《临证指南医案》)。”特别因“风气通于肝”,肝为相火寄藏之脏,风邪伤肝,往往易从热化,出现肝经风热上犯的证候,如头痛、眩晕、鼻衂、目痛目赤、耳痛耳鸣、咽喉肿痛等。甚至因此引动内风,发生猝中、昏仆等症。从流行病学来看,本季节主要以风邪致病为多见。风邪侵袭人体,肺卫首当其冲,肝主宣发,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遇,因此,伤风常有营卫失调,肺气失宣的病理表现。如恶风、发热、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脉浮等症。外感急性热病的风湿,也常在本季节发生。风温是感受时令风温病毒所引起的病变,它除具有一般风热症候外,又兼有化燥伤津、热势偏盛,传变急速的特点。所以叶天士说:“风挟温而燥生”,“温邪则热变最速”(《外感温热篇》)

        从春分至立夏,是气候由寒转热的季节,为少阴君火主令。由于春阳振动,气候逐渐炎热,所以“火”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气。由于火与人体心脏功能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为少阴君火主令的季节。此时日行阳道(春分后,日行以次而南),阳气驰张,阳偏胜则化热生火。如果肾阴不足,肾水不能制约心火,则易导致心火亢盛,引起心烦不寐、口舌糜烂、小便短赤,甚至火热迫血妄行,发生吐衄。叶天士说:“大凡春尽入夏,气机升泄,而阳气驰张极矣,阳既多动,阴乏内守之职司,络血由是外溢。”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火邪虽属六淫之一,但外感病邪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从火化。所以刘河间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从流行病学来看,本季节主要以火邪致病为多见。所谓火邪,即是指阳性、热性一类的外在致病因素,关于其它外感病邪在病理过程中因阳气遏郁或阴精耗损而化火者,其性质也基本相同。火邪的病理表现主要是热盛津伤,或兼血症。如高热、多汗、心烦、面赤、目红、唇焦、渴喜饮冷、便秘、溺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数实等。若火热迫血妄行,则可发生吐血、衄血、斑疹等出血症状。外感温热病中的疫病,也多在本季节发生。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曾说:“二气中温疠大行”,即是指此而言。疫疠也属于温热范畴,但因其传染性强,容易引起大流行,故以疫病名之。疫病虽不完全属于火证,其中或有挟风,挟湿之别,但它的基本病理变化仍以火热为主,所以大多起病急剧,病情险恶。

        以上举风、火病邪致病为例,说明气象因素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内经》时代已引起高度重视,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也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