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0年前浦东沿江地区的主要道路

 cxag 2019-03-21

1843年,上海开埠。至1900年,浦江东岸已厂栈林立,码头密布,人口快速增加。但道路、桥梁等市政交通却严重滞后,洋商抢占岸线,无视市政建设;时任官府腐败无能,无力基本投资。

1905年,以浦东高桥人李平书为首的一群爱国爱乡士绅,为引领浦东开发,组建了上海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浦东同人会(浦东同乡会的前身)。1906年,以举人谢源深为首的浦东乡贤,组建了浦东塘工善后局(简称塘工局)。一百多年前的这群浦东人引领浦东早期开发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从1906年至1926年共进行了250多项工程建设,如修路、造桥、浚河等,从而推进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详细记录建造道路工程的《浦东开发的先驱》一书

1930年前修筑的主要道路

浦东同人会与浦东塘工局组建后,下大力在沿江地区辟筑新路、修建桥梁。20多年间修建了60多条道路中,主要的有:

大同路。自浦江边天灯口码头至高桥镇,始建于1906年,1925年改建为正式公路。

沈家弄路。自浦江边的陆家渡向东至洋泾镇,建于1908年初,经费由营造业家杨斯盛捐助。

洋泾镇东西石街、北洋泾路、苗圃路。1908年至1916年间修建。

董家渡路、塘桥路。1909至1913年修建。

张杨路。自洋泾地区的张家楼至浦江边的杨家渡,取名“张杨路”,1917年辟建,由张家楼天主教堂出资修建。

上川公路。自浦江边渡口庆宁寺至川沙县城,由1921年1月黄炎培等发起组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建造。

上南公路。自浦江边的周家渡,经杨思、三林,至周浦镇(第一期),计划中第二期自周浦至新场,第三期自新场至大团。1921年10月16日开工奠基,穆湘瑶等发起建造。第一期1922年建成通车,并开通公交汽车。

负责建上南公路的谭伯英工程师,抗战中主持滇缅公路建设,《血路》记述了公路建设的艰难历程

浦东南路。原称“震修路”(取杨保恒、沈杏苑等创建的震修小学为名),1920年建造,1948年改造后习称“新马路”,解放后定名为“浦东南路”。

民生路。取名自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922年辟建。

源深路。为纪念浦东开发的先驱谢源深而定名,1922年修建。

东昌路。浦东第一条用山东地名“东昌府(今聊城)”命名的道路,修建于1928年。

例举以上历史悠久的道路,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让后人从地名中看到浦东的开发历史和人文精神。

1930年,应沿江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任官府投资建造了第一条道路——浦东路。建国后,改名为“浦东大道”。

让人惊叹的上川、上南铁路

90多年前,浦东爱国爱乡的新型士绅能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浦东早期的市政建设,尤其是建成贯通浦东腹地的上川、上南两大干道。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在90多年前便能引进西方现代交通手段,在上川、上南公路上建造铁路,并于1925年建成通车。

上川铁路车站

行驶中的上川铁路

民间建造铁路,钱从哪里来?黄炎培、穆湘瑶等采用了西方现代的筹款方式——发行股票。新型企业又如何管理? 他们引用股份制形式,集体领导,选举产生董事会、监察员。而铁路机车设备,不少采购于德国先进的斯华治可夫柏林机车厂,当年受命去德国采购的谭伯英工程师,后任职于国民政府交通部,抗战时主持滇缅公路的建设事宜。

9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惊叹上川、上南铁路的同时,更值得研究的是通过铁路建设看到先辈们的海派文化意识,他们海纳百川的理念和洋为中用、兼收并蓄的创举是留给后人重要的精神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