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公开课】椎体成形术的基础知识,都在这!

 砥砺行1 2019-03-22

课程导读

椎体成形术在脊柱微创外科领域应用时间已有40余年,成为普及最好的脊柱微创技术之一,在基层临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使椎体成形术操作更加规范,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本次课程中河南省骨科医院孔凡国主任详细讲解了椎体成形术的基础知识。

戳↑↑↑二维码、免费观看课程视频

◆ ◆ ◆  ◆ ◆

课程知识点

知识点1

椎体成形术的基础知识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镇痛机制:

  • 骨水泥的放热性聚合反应产生热量,一方面可引起神经组织发生热学坏死;另一方面会引起肿瘤细胞的坏死,导致瘤性疼痛的减轻或缓解。

  • 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单体)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对成骨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若单体聚合不充分,进入血液或人体组织,对心脏、对其他组织也是有毒性作用的。(注:混合骨水泥时,一定要单体和粉剂充分混合)

  • 力学上稳定受累椎体最有可能是疼痛缓解的机制。骨水泥通过本身的粘合作用使不稳定的骨小梁、骨折的骨小梁达到力学的重建和再稳定,从而减轻因不稳定二导致的疼痛。肿瘤及其他病理性骨折也是同样。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内气囊扩张的方法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部形成空间,这样可减小注入骨水泥时所需的推力,而且骨水泥置于其内不易流动。

(三)椎体成型术的适应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PKP)

椎体肿瘤性病变(PVP)

  • 原发性恶型肿瘤

  • 椎体转移性肿瘤

  • 椎体血管瘤

知识点2

开展椎体强化术基本条件

注:

患者椎体压缩骨折,若不是瘤性的话,压缩骨折的椎体可能有陈旧的、新鲜的。若新鲜骨折在形态上无明显变化,CT和X线片容易漏诊;若有MR可以很快诊断是陈旧性骨折还是新鲜的骨折。

知识点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类病人高龄,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治疗风险高,且因骨质疏松存在,内固定失效风险亦较大;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痛苦大,多数病人难以耐受。

(一)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强化术指证

病例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治疗

患者腰1椎体明显楔形变,胸12也有楔形变。这种情况下,单纯通过X线片可能会诊断胸12、腰1的两个节段的压缩骨折。

通过核磁,发现压缩更明显的腰1椎体并没有任何异常信号,表现腰1椎体仅是陈旧性骨折。反而是压缩不明显的胸12椎体表现出高信号。

病例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注:骨水泥低压注射,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老年人往往受到轻微外伤或者有其他疾病,时隔半年或更长时间出现渐进性的后凸畸形和腰背部的疼痛,通过X线检查或CT检查,发现椎体内明显的真空征,认为是Kümmell病。也叫椎体内的缺血坏死,或者椎体内的假关节不愈合等等。

知识点4

椎体肿瘤性病变

(一)恶性肿瘤PVP手术治疗指证

  • 椎体塌陷程度不超过椎体高度2/3,超过  70%者有争议

  • 椎体的后缘不一定要完整,只要没有脊髓受压和硬膜外侵,手术适应症可放宽

  • 疼痛不是主要由神经压迫引起的情况可行该手术

病例一:

患者肿瘤位置比较高,胸7 椎体的肿瘤,压缩超过70%。患者无法耐受其他治疗。

给予患者PVP手术治疗,手术之后患者症状缓解80%。

接下来讲师讲解了血管瘤的手术指征、转移瘤的手术指征、椎体成型术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讲师用了大部分时间着重讲解了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及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详细内容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观看完整课程。

◆ ◆ ◆  ◆ ◆

专家介绍

孔凡国 | 河南省骨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硕士,河南省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委,擅长应用椎间孔镜技术、微创通道技术、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射频热凝术以及血管介入技术等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胸腰椎骨折、颈椎病、骨肿瘤、骨转移瘤、糖尿病足及各种脉管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