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集种耳-黑木耳制种技术(一)

 大鹤大妞 2019-03-22

一个各方面表现优异的黑木耳菌株可为黑木耳产业发展带来上亿产值,黑木耳育种工作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要选育出一个优良的黑木耳品种,首先要找到表现优异的种耳,这并不是看谁家地栽木耳长的好或哪里大棚吊袋木耳长的好就拿一片木耳做了组织分离以后,再进一步扩大生产 栽培就出了一个新品种这么简单。

     真正意义的育种是找到优质的野生种质资源,不包括基因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分离出菌种以后做人工驯化栽培。通过三年以上稳定性实验栽培,做多个品种的对比实验,在产品质量、产量、抗杂性、抗逆性等多方面都能够明显表现优异的品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菌种。还要拿到相关权威机构做DNA测序签定是否为新品种。这一系列的工作做完以后最快也要3-5年时间。关于基因育种、辐射诱变育种等方法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我们主要说的是怎样选择种耳:

最好是到原始森林中或野外去寻找野生黑木耳菌株,然后根据我们需要的特异性找到符合标准的野生耳片做组织分离,就可以比较容易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黑木耳菌株。

下面是我们在野外调研时寻找到的不同黑木耳亚种的子实体照片通过对比照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哪种木耳更适宜做菌种分离。

从形态特征上我们要选用黑木耳的要求如下:耳基单生,耳片圆边、碗状、无筋,子实体颜色黑、耳片厚。

在同一面积内基质上耳片数量越多越好,证明其稳定性好、产量高和适应性强。

对种耳的选择要采耳片 即将展开、腹面没有孢子弹射印痕,没有病、虫害的木耳做为种耳。

在采集到野生菌株以后要做详细的记录:采集时间、地点、重量、大小尺寸、数量等信息。回去以后还要做标本。

将采集到的黑木耳做表面消毒处理,然后装到培养皿或专用塑料袋中。如不能及时做组织分离需要将黑木耳放到阳光下晒干,再放到培养皿中或专用塑料袋中。

没有合适的子实体,就需要将生长木耳的基质(树桩)截取相回试验室,准备做基质分离。

珍珠黑木耳(照片来源尚志 )



单片碗状黑木耳(照片拍摄于贵阳)



半筋黑木耳(照片拍摄地点尚志 )


单片三角半筋黑木耳(拍摄地点:西峡伏牛山)


无筋黑木耳(照片拍摄地点:纳雍)



要注意辨别毛木耳与黑木耳的区别。本文中最下面的3张照片,毛木耳要选择朵大、片厚、色黑

朵状毛木耳(照片拍摄地点:密云)



单片 碗状毛木耳,东北沙耳(照片拍摄地点: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