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工匠de第一篇“家庭日料”——角落里 这期工匠推荐给大家的是同属一个老板旗下的另外一家关西风格料理——炸串串东 是一家相当有趣的店哟~ “相当难找”的小店 如果只看店门真是相当的日系风, 贴满了各种推荐和特色菜品, 有种刹那间来到日本的错觉。 “窝在”日系小酒馆和“家庭作坊”角落里中间的“过道”中, 老板都忍不住掏出了中国红的门牌, 似乎生怕客人错过。 因为几家店都归同一老板所有, 门口堆放了很多杂物 倒也充满了撸串的市井气息 上图的那扇玻璃“移门”, 狭窄的“走道”,几个“烘山芋”桶做成的餐桌 加上一个日式料理吧台, 几乎就是整家店的构成了。 店小难掩“匠心” 这家店日本顾客很多,通常下班比较晚, 工匠来得较早,还能寻觅到比较好的位子。 吧台旁的玻璃上贴着店家的坚持, 放心油,放心水,特制的沙司, 成就一家小店的匠心。 满足各种人需求,可见来店单刷的人并不少, 店家提供了漫画书可以看。 店家新做了台式冰柜, 为毛工匠总觉得有路边烤串的乱入感, 冰柜实在是有点LOW~ 食物 青柠清酒,低酒精,清新淡雅,不落俗 真的非常贴切这家店的“风格” 5块钱的无限量卷心菜! 店家“贴心”的帮我掰开了, 毕竟一般情况是直接扔给你半颗卷心菜, 作为糖分含量较高的蔬菜之一,生卷心菜是非常好吃的, 甜甜清新的口味,可以蘸店家特配的“辣酱油”吃~ ![]() 大阪名物——土手烧 8块钱一份,嗯先给爷来个两份。 土手烧其实就是利用味增慢煮的牛筋, 店家加入了小块的魔芋块,相当好吃美味的前菜, 味道细腻浓郁和卷心菜一冷一热,相得益彰 ![]() 这个看过“五郎”大叔的是不是有些眼熟。 店家巧妙的做了些许改良,炸鸡肉丸子配上生青椒。 ![]() 这么夹着食用 Q弹的鸡肉丸,皮层厚实的青椒, 微苦却解除了不少油腻感, 这样搭配的食用法(蜡笔小新应该也愿意吃青椒了吧) ![]() 店家的灵魂——大阪炸串 关西风格的日式撸串,在魔都可是非常少见的, 在食物的“身体”上裹上极细的面包粉,保证炸物最细腻的脆壳口感。 (配上以英式辣酱油为基底的特调酱汁,工匠估计加入了蜂蜜,很标准的炸串酱汁做法) 炸物总是让人“欲绝还迎”, 用油而不腻来形容大阪炸串简直“弱爆了”, 因为几乎都感觉不到一丝炸物该有的“气息”。 这次的一元串是年糕(基本都是蔬菜哟), 工匠非常喜欢,很像吃炸糯米团子, 年糕非常软糯,甚至有一丝爆浆流出。 炸洋葱是工匠很喜欢的另外一种蔬菜, “仿佛”让人感受到在食用健康食物。 杏鲍菇也是非常不错的, 裹粉最大的优点就是锁住了菌菇最多的水分~ 相比来说贵的食材反而会差些,不过炸鸡皮很好吃, 很难想象能够如此没有“罪恶心”的吃着炸鸡皮, 异常清爽和坚韧的口感, 蘸着沙司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初高中校门口“黑暗料理”的时代。 ![]() 把“它”单独拎出来源于工匠对其的喜爱, 竹荚鱼——一种平价而非凡的料理食材 这个被许多日料店遗忘的美味,在日本可是异常受欢迎的。 无论是生切剁碎配上酱汁做前菜, 烧烤一夜干(不少日料店有,但是极少有做得好的) 亦或是本期的主题——炸竹荚鱼 堪称日系鱼料理中的全能战士。 平民的价格和优异的味道为大众所喜爱, 咬开脆壳后,是鲜嫩多汁的鱼肉,富含大海的气息。 相比大竹荚,小竹荚鱼的肉质的确更为细腻,是作为炸物的优良选择。 ![]() “中华料理”在日餐中显然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这道日系的炒猪肝就是代表作之一。 日式的炒猪肝, 猪肝,豆芽和韭菜几乎是永恒不变的铁三角, 甜滋滋的日式调味也可算是地道。 唯一可惜的是店家是用电磁炉炒的,(温度很不稳定)火候上的短板暴露无遗, 猪肝有些偏老,下饭还不错~ ![]() 点鸡肉丸子的时候想起烧鸟了,就追加了一份。 说是烧鸟,其实应该是过油后的鸡肉再炒制的。寿喜鸡肉的味道? 铁板牛舌,味重浓郁,有嚼劲, 有让人忍不住搞一碗米饭拌入汤汁的冲动,是相当好吃的菜品。 ![]() 实在找不到什么蔬菜,最后从柜台偷瞄到了有关东煮, 就搞了一小块“大根”吃,口味尚算清淡, 萝卜也算煮的酥软,总体很不错。 日式炸串,在魔都真可算得上是“稀有美食”了,本身也非常小众。 店家很有心将这种关西风味的美味带来魔都这个城市,让我们领略到了完全不同的日式料理。 店铺虽小,五脏俱全,每天门庭若市的客流,已然是顾客对店家最好的支持。 食物无分贵贱,平凡亦能出彩~ 我们下期再见咯~ |
|